文档详情

繪画教育论文幼儿语言发展论文绘画对幼儿语言发展.doc

发布:2017-03-24约1.4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绘画教育论文幼儿语言发展论文:绘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摘要】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是主动的学习者,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并具有巨大的潜能,他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象征语言和媒介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注重活动的过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成为发展的整体。下面就绘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进行思索。 【关键词】绘画 语言发展 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指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使幼儿在一定的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艺术形式语言,将其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通过加工和改造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视觉艺术形象,以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幼儿语言学习指幼儿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它包括对一系列声音或符号及其约定俗成意义的识别、再认和重现,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以及对使用语言所必需的动作技能(如发音、前书写等)的掌握。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二、绘画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绘画与语言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艺术形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从脑科学的范畴分析,脑的左半球具有语言等抽象思维能力,语言活动是通过对事物的理解和内化后进行表达,脑的右半球具有绘画等形象思维能力,绘画活动是幼儿的情感通过绘画工具加以宣泄。如果一个脑半球得到刺激,同时又能得到另一个脑半球的配合时,整个大脑的思维运转成效将是惊人的。所以,将幼儿绘画活动与幼儿语言活动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从幼儿的绘画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绘画与语言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涂鸦期到图形的组合,那是一个语言内化的操作过程,如今的教育活动正从分课发展到综合活动。绘画活动不再是单单的绘画活动,绘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已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问题。陈鹤琴曾经说过:“绘画是语言的先导,是表示美感的良器。”表明了绘画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儿童绘画和言语一样是儿童们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绘画和语言有机整合,对相关的两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三、通过绘画,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1、掌握幼儿绘画规律,积极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秋天,鼓励孩子观察外面的景色,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在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树叶飘落了,幼儿观察到树叶有黄有绿,一片片的飘落下来,飘在地上,披在小草上,非常美丽。在欣赏的同时,常会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树叶飘落下来时像什么啊?有的幼儿说:像飞舞的雪花。有的说;像小伞兵蒲公英。有的说;像毛茸茸的棉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树叶,欣赏树叶,相应地丰富了词汇飞舞、毛茸茸等。在此基础上让幼 2、创设特色环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3、根据幼儿绘画与语言学习活动整合的内涵、要素及相关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研究。 孩子们的绘画不只是一种技能的呈现,更多的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流露,是真实情感的宣泄,他们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们的作品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在绘画创作中,孩子们的审美创造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其次,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富有情趣,能大方、自信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兢主编:《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2]朱家雄主编:《幼儿园课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