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交替传译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docx
“2012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交替传译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
题目:2012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背景: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各国政策、经济、资源等紧密相连。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于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并于次年成立了《京都议定书》(KyotoProtocol)作为实施细则,开始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环保组织、科研机构、媒体等各类机构也纷纷响应,投身于全球环保事业中。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作为一项学术活动,旨在通过模拟真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参与者了解并思考各国的不同立场和政策、切实感受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同时,通过交替传译的模式,提升参与者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为未来国际交流和事业规划打下基础。
目的:
本次报告的目的在于介绍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交替传译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计划、实施情况和反馈及体会,以及对学习交替传译经验和能力建设的启示和反思。
计划:
1.调研:针对模拟大会的历史背景、议题及各国参与政策、联合国会议常用语言等方面进行调研,制定交替传译实践计划。
2.联系:联系模拟大会组织方,了解传译要求,商定交替传译岗位设置和任务分配,统筹培训和备课。
3.培训:邀请资深翻译为学生进行交替传译技能培训,以期提高参与者的语言沟通、表达和翻译能力。
4.备课:为每个岗位分配翻译材料,进行事前备课和理解翻译译文,明确译文的风格和语气,练习翻译口译和口笔译能力。
5.实践:在大会期间,按照岗位分配进行交替传译实践实践,注意听力识别、口阅能力等,保持翻译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6.反馈:在大会结束后对参与者进行交流和反馈,总结经验和收集反馈意见,整理制作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交替传译实践,参与者将能够:
1.了解气候变化和联合国相关议题的背景、内容和实施;
2.提高口译和笔译的能力和口语表达技巧;
3.增强自身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事业能力;
4.接触不同的学科领域和学科内容,拓宽知识面;
5.学习合作和团队精神。
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事先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排,分配清晰明确的任务和指导;
2.调整交替传译实践方式,尽可能地拓宽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和接触;
3.加强和模拟大会组织方的联系,明确传译期望和要求;
4.重视实践效果和反馈,积极收集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实践提供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