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第5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工程设计
控制系统的校正概述
给定环节
被控对象
测量环节
比较环节
放大环节
干扰信号
执行环节
校正环节
系统有不可变部分,需要通过可变部分来调节整体的性能
校正方式
串联校正
并联校正
反馈校正
顺馈校正
校正装置
无源校正
有源校正
R1
C
相位滞后
相位超前
相位滞后-超前
PI校正
PD校正
频域特性的性能指标
零值幅值
复现频率与带宽
谐振频率与谐振峰值
截止频率与截止带宽
控制系统的设计指标要求
时域性能指标
频域性能指标
闭环
开环
一阶系统
时域性能指标
频域性能指标
闭环
开环
二阶系统
时域性能指标
频域性能指标
闭环
开环
校正的原则
低频段:足够高的增益,保证系统稳态精度。
中频段:Bode图中幅频特性曲线穿过0dB线的斜率在-20dB/sec,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高频段:开环幅频特性曲线尽可能地衰减,以减小高频噪声对系统的干扰。
串联校正
C
相位超前校正
相位滞后校正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例
单位速度输入,要求
(1)计算开环增益及未校正系统Bode图
Ⅰ型系统
(2)未校正系统
(3)计算校正环节最大超前角
(4)确定校正环节系数
(5)确定校正后剪切频率
(6)确定校正环节转角频率
C
相位超前校正
(7)确定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8)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1. 根据给定的系统稳态指标,如稳态误差系数,确定开环增益K
2.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并计算相角裕量
3.根据给定的相角裕量 ,计算所需的相角超调量
4.令 ,并确定
考虑到校正后剪切频率改变所留的裕量,常取
利用Bode图进行相位超前校正
5.确定新的剪切频率.使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值
为 处的频率为新的剪切频率
6.求超前校正装置的转折频率
7.确定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8.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9)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
串联校正
相位超前校正
相位滞后校正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R1
例
要求
(1)计算开环增益及未校正系统Bode图
Ⅰ型系统
(2)未校正系统
(3)计算校正环节剪切频率
(5)确定校正环节转角频率
(4)确定校正环节系数
相位滞后校正
(6)确定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7)确定校正环节的参数
R1
(8)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
串联校正
相位超前校正
相位滞后校正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并联校正
反馈校正
顺馈校正
PID校正
比例控制器P
比例积分控制器PI
比例微分控制器PD
比例微积分控制器PID
PID控制器设计
Ⅰ型系统(二阶期望特性系统)
Ⅱ型系统
PID控制器设计
Ⅱ型系统(三阶期望特性系统)
习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