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地理专题三_中国气候.ppt

发布:2018-09-12约5.96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与一月份0℃等温线相一致的等降水量线是 ( ) A、16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梅雨和伏旱出现的地区在 ( ) A、南部沿海 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课堂巩固练习 B A B .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课堂巩固练习 D .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课堂巩固练习 D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 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B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 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C (1)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 、 。 (2)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大多数地方冬季 ,夏季 。 (3)我国的气候灾害有 、 、 等,其中 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季 气候复杂多样 寒冷干燥 暖热多雨 寒潮 台风 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秦岭 —— 淮河以南 秦岭 —— 淮河以北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一月均温 大于0℃ 小于0℃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河流结冰否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川东、川南东部等地区的秋雨。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停滞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平均来讲,降雨量一般多于春季,进次于夏季,形成一个次极大值。在水文上则表现为显著的秋汛。 四川盆地由于四周山地环绕,秋季受山地高原的阻挡,副热带气团撤退比较慢,来自西北的冷空气前进缓慢,锋面容易滞留,甚至处于准静止状态。形成云雾多,秋雨连绵的现象。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是指晚八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巴山”是指大巴山脉,“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地区)。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夜雨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潮湿,云层多且厚,白天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反而容易升温,对流旺盛,夜雨多。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巴山夜雨涨秋池” 。 云贵高原对南下的冷空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而我国西南山地在冬半年常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在准静止锋滞留期间,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的比重相应地增加了西南山地的夜雨率。 中国的温度带与农业 记忆下列概念 1、生长期 2、积温 日平均气温≧100C 的持续时期 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之和 温度带 范围 作物熟制 热带 琼全部和台南部、雷州半岛、西双版纳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水稻)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亚热带 秦淮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一年两熟到三熟。我国水稻、油菜、甘蔗及亚热带水果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及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 一年一熟。春小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