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地理第五章全解.doc

发布:2017-01-31约4.5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延 边 大 学 教 案 周 次 第 9 周, 第 2 次课 章 节 名 称 第五章 岛屿生物的分布 (第一节 岛屿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岛屿生物的组成) 授 课 方 式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时 数 2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 简单介绍岛屿生物的来源、组成,让学生对岛屿、岛屿生物及岛屿生物学有个基础了解。 要求: 学生重点掌握岛屿生物的组成。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岛屿生物的组成。 教学难点:岛屿生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 方法 手段 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基本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过程、时间分配、课堂讨论、作业) 备注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第一节岛屿生物的来源 一. 概述 对岛屿生物区系的研究表明,岛屿上的生物最初都是外来的。 一些飞行动物可以靠自力飞达最远的岛屿 较小的鸟和蝙蝠,特别是飞行的昆虫,可以被动地由大风吹达岛屿。 其他植物被运送到岛屿属于偶然现象。 生长在内陆的植物的种子,到达海岛的可能就比较小。 二.大连岛屿生物简介 大连海岛及大连海洋生物的简答介绍。 第二节岛屿生物的组成 一、.岛屿生物的主要特征 岛屿上生物总数比大陆少 较大的岛屿比较小的岛屿种类多样性高 移入的高速度和消亡的高速度是岛屿生物组成的重要特征 温度制约和影响岛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对岛屿环境的适应有许多形式 1)隔离使物种形成,因此岛屿的特有种很多。 2)由于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和竞争,允许一些特殊动物的存在,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巨龟。 3)由于岛屿生物种类数量少,空闲的生态位多,允许适应辐射的发展。 课堂讨论 举例说明岛屿生物的来源 作业 思考题 1..岛屿生物的来源 3.岛屿生物的主要特征 10分钟 5分钟 6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第2页 延 边 大 学 教 案 周 次 第 10 周, 第 1 次课 章 节 名 称 第五章 岛屿生物的分布 (第三节岛屿生物分布模式) 授 课 方 式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时 数 2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 通过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岛屿生物分布的三个主要模式:1、种类与面积的关系;2、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3、物种流通 要求: 学生重点掌握种-面积曲线。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三种分布模式 教学难点: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教学 方法 手段 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基本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过程、时间分配、课堂讨论、作业) 备注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第三节岛屿生物分布模式 一、种类与面积的关系 每个岛屿的面积与所包含的生物种数的关系: 岛屿面积越大,物种越多。 而那些经过扰动的岛屿,无论是自然扰动还是人类扰动,它们的种类 --- 面积关系就会偏离正常的分布。 二、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迈克阿瑟和威尔森提出的第二个模式是,在增加岛屿生物种类多样性方面,距离对岛屿的影响。 海洋中遥远、单个、隔离的岛屿所维持的种类比大群岛或离大陆近的岛屿的种类少。即离大陆很远(或离特别大的岛屿远)的岛比离大陆近(或离大的岛屿近)的、不太隔离的岛屿生物种类少,并且种类面积曲线的斜率大不相同。 课堂讨论 岛屿生物分布模式种—面积曲线的得出。 作业 思考题 1.简述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2.简述种类与面积的关系 10分钟 5分钟 6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第4页 延 边 大 学 教 案 周 次 第 10 周, 第 2 次课 章 节 名 称 第五章 岛屿生物的分布 (第三节 岛屿生物分布模式) 授 课 方 式 多媒体教学 教 学 时 数 2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 通过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岛屿生物分布的三个主要模式:1、种类与面积的关系;2、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3、物种流通 要求: 学生重点掌握种-面积曲线。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三种分布模式 教学难点: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教学 方法 手段 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教学基本内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授课过程、时间分配、课堂讨论、作业) 备注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第三节岛屿生物分布模式 三、物种流通 迈克阿瑟和威尔森的第三个模式是岛屿物种流通的速度和流通特征。 岛屿生物群的三个特征: 生物种数与岛屿面积成正相关; 生物种数与岛屿距大陆或其他的生物源地的远近成负相关; 岛屿在生物种类组成上出现连续的种类流通,但种类数量保持大致稳定。 生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