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要名词概念解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观经济学重要名词概念解释
市场的范围:指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的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的边界。
名义价格:就是它的绝对价格,有时也被称为“现值美元”价格。
实际价格:又称“不变美元”价格,是经过通胀调整后的价格。
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影响某商品供给的因素不变情况下,对应于每一给定的价格,生产者所愿意生产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供给与需求曲线交点处的价格与数量即为均衡或市场出清价格与数量。
市场机制: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
需求价格弹性:价格每变动1%,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发生多大百分比变化,度量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供给价格弹性:价格每变动1%,该商品的供给量将会发生多大百分比变化,度量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需求收入弹性:收入每增加1%引起的需求变动。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因一种商品价格增加1%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
收入弹性:对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来说,需求收入弹性长期大于短期,而对一些耐用品来说,如汽车,短期要大于长期。
周期性行业:销售量波动会放大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收入波动的周期性变化的行业。
有关偏好的一些基本假设:1、完备性。2、可传递性。3、越多越好(课本P66)
无差异曲线:同一条代表了能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市场篮子组合。
无差异曲线簇:一组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获得一单位某种商品而愿意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完全替代品:边际替代率为常数的两种商品。
完全互补品:边际替代率为0或无穷大,并且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的两种商品。
厌恶品:消费者认为不好的东西,少一点比多一点好,比如空气污染。
效用:对消费者从一个给定的市场篮子中得到满足程度的数值表示。
效用函数:赋予每个市场篮子以一定效用水平的方程。
效用可能性边界:用两人的效用水平来衡量所有有效的资源配置曲线。
序数效用函数:能产生对市场篮子排序的效用函数。
基数效用函数:能描述一个市场篮子在多大程度上臂另一个更受偏好的效用函数。
预算线:表明在购买两种商品总支出等于收入的情况下所有的两种商品组合。
消费者购买力: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以获得效用的能力。
边际收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是收入的变化。
边际成本: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商品产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
角点解:被选择的市场篮子中某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并不等于预算线斜率的情形。
边际效用:从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中获得的额外的满足。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额外数量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越来越小。
边际相等原则:花在所有商品上的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收入效应:当商品价格不变时,因购买力增加导致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
替代效应:当效用水平保持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变动而导致的对该商品消费数量变化。
吉芬商品:由于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商品。
两点注意事项:1、当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市场时,市场曲线将会右移。2、影响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会影响市场需求。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后他的生活在中提上得到改善的程度。
网络外部性:个人需求取决于其他人的购买量情况。
攀比效应:一种正的网络外部性,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一种商品部分是因为其他人也购买了该种商品。
虚荣效应:一种负的网络外部性,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希望拥有的商品是独一无二的或者专有的。
期望效用:各个可能结果相对应的效用的加权平均,其权数为各个结果发生的概率。
风险规避:对于期望值相同的确定收入和风险收入而言,更偏好确定收入。
风险偏好:对于期望值相同的确定收入和风险收入而言,更偏好风险收入。
风险中性:对于具有相同期望值的不确定收入与确定收入是无差异的。
风险溢价:风险规避者为规避风险而愿意付出的最大货币额。一般是确定收入与不确定的最高收入之差。(考试很可能出名词解释与计算题)
大数定律:尽管孤立的事件可能是偶发的,而且大多数不可预计,但许多相似的事件的平均结果是可预计的。
公平保险:保费收入与期望支出相等的情况。
完全信息的价值:指完全信息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与不完全信息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的差额。
资产:能给所有者带来收入流或服务流的东西。
风险资产:带来的货币流至少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无风险资产:能产生确定货币流的资产。
资产的报酬:资产带来的总货币收入,包括资本收益与损失。
资产的报酬率:资产带来的总货币收入与它的价值的比值。
禀赋效应:对于某样东西,人们在拥有它时常常比没有时更看重它。(与损失厌恶可关联理解)
锚定效应:一些建议的信息片段(也许是不相关的)对你的最终决策可能具有的效应。
生产函数:描述每一特定的投入要素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