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pptx

发布:2021-07-27约3.1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2、大气结构的分类;;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1、暖层范围:从中间层顶到800km 2、特点: (1)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 (2)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存在大量的离子和电子,又称电离层。 1、散逸层范围:暖层以上,大气的外层。 2、特点:气温很高,空气极为稀薄,空气粒子的运动速度很高,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到太空中。;二、气 象 要 素; 3、气湿; 3、气湿; 3、气湿;3、气湿; 3、气湿; 二、气 象 要 素;; 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秒)*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飓风 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5、云 5.1 定义 是由漂浮在空中的水气凝结物,由大量小水滴或小冰晶或两者的混合物构成的。云层使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减少 5.2 云量 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我国将天空10等分,云遮蔽了几分,云量就是几。国外将天空8等分。两者之间换算: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 总云量: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低云量:低云遮蔽天空的成数。 5.3 云高:云距地面的高度 (1)高云:5000m以上,冰晶构成,透明 (2)中云:2500-5000m水滴或小冰晶 灰白色 (3)低云:云底高度2500m以下 黑 乌云密布; 6、能见度 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表示。 能见度的观测值通常为10级,P:69表3-1 能见度级9 大于50 000米(100里) 千里眼 10倍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 ; 气温直减率;3、位温 一干空气块绝热升降到标准气压1000hPa处的温度,称位温,用θ表示 ,且θ=常数; 4、气温的垂直分布; (2)、温度层结;(2)、温度层结 P:73 图3-3; 三、大气的稳定度; ; 2、大气稳定度的判别; 四、逆温; 四、逆温; 四、逆温; 四、逆温; 1、辐射逆温; 2 、下沉逆温;定义:由暖空气平流到冷地表面上形成的逆温。 成因 :由于低层空气受地表面影响大、降温多,上层空气降温少而形成的。暖空气与地面之间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例:暖空气平流到低地、盆地内积聚的冷空气上面;沿海地区的暖空气流到陆地上都能形成平流逆温; 4、湍流逆温; 5、 锋面逆温; 五、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形状;;;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 2、地转偏向力; 3、惯性离心力; 4、摩擦力;二、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2、爱克曼螺旋线;三、近地层中的风速廓线模式;三、近地层中的风速廓线模式; 四、地方性风场;1、 海陆风; 建在海边的工厂排出污染物时,必须考虑到海陆风的影响。污染物可能在夜间被吹到海面上,在白天又随海风吹回来,或者进入海陆风局地环流中,是污染物不能得到充分的扩散稀释。 在大湖泊、江河的水陆交界地带也会产生水陆风。活动范围和强度比海陆风要小。 ; 2、山谷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