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8月心内科二病区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护理教学查房ppt课件.ppt

发布:2018-07-29约2.4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颅内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基础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指引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心内科二病区葛帮荣 2013年08月16日 汇报病例 患者王× × ,男,35岁,自述阵发性心慌、胸闷1年,曾与我院就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2天前于外伤后再次发作,呈持续性,伴咳嗽、咳痰,恶心、呕吐。心电图示:心房颤动,2013年7月26日急诊门诊以“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收缩期最高达160mmHg,平素未服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史;2天前车祸致多处外伤;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汇报病例 初步诊断:1、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心功能级Ⅱ级 2、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 3、颅脑外伤 4、社区获得性肺炎 汇报病例 治疗:1、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心内科护理常规,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转复窦律。 3、给予强心、利尿、降压、改善心肌代谢等药物治疗。 检查:2013-07-26 心电图 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 2013-07-26 血常规 白细胞:19.51×10∧9 中性粒细胞16.78×10∧9 二、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病因迄今不明,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主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等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尚有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受体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 二、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组织学为非特异性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 三、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气急,端坐呼吸,肝大,水肿 各种类型的心率失常 心脏扩大 四、心功能分级 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I级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级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引起。 III级 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引起上述症状。 VI级 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剧。 五、室性早搏的心电图表现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秒、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2、室性期前收缩与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恒定。 3、室性期前收缩后可见一完全性代偿间歇,若室性期前收缩恰巧插入两个窦性搏动之间,不产生室性期前收缩后停顿,称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4二联率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是指每两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六、高血压的病因 遗传因素 其他因素 体重:超重或肥胖 避孕药: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可逆转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 环境因素 饮食:高盐、低钾、低钙、饮酒 精神应激 细胞膜离子 转运异常 高血压 交感神经系 统活性亢进 胰岛素抵抗 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 固酮系统 (RAAS)激活 肾性水钠潴留 七、降压药物种类及代表药物 1、利尿剂 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常见的有氢氯噻嗪,螺内酯,呋塞米,氨苯蝶啶,吲哒帕胺 2、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普萘洛尔 3、钙通道阻滞剂:常见的有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剂、非洛地平缓释剂、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缓释剂、地尔硫卓缓释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见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常见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八、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