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习题和答案(补充).doc

发布:2017-07-23约2.86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NaHCO3在50℃分解时达到平衡,2NaHCO3(s) = Na2CO3(s)+H2O(g)+CO2(g),体系的组分为 。相数 ,自由度为 。 解:本题没有说明分解前各物质初始浓度的情况,故没有浓度限制条件(若题意为将NaHCO3放入真空容器分解,则有浓度限制条件)。C=S-R-R’=4-1-0=3,φ=3(2固1气),f=C-φ+1=1(50℃) 6. 某反应B→C+D,测得反应半衰期为10h,经30h后,所余下的反应物浓度CB与反应起始浓度C0之比为 1:8 。 解:根据半衰期概念,设初始浓度为1,半衰期为10h,30h后共衰变三次,则1→0.5→0.25→0.125 0.125:1=1:8 8、已知稀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为0.03,纯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为91.3kPa,则该溶液中溶剂的蒸汽压为 88.561 kPa。 解:拉乌尔定律pA=pA*xA=91.3×(1-0.03)= (注意:0.03不是溶剂的摩尔分数) 12、甲酸COOH在金表面上分解为CO2和H2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在413 K和458 K下的速率常数分别为5.5×10-4s-19.2×10-3s-1,则该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a = 98.44kJ/mol 。 解:课本92页(4-39a) 1、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公式是(A): A) B) C) D) 2、三级反应速率系数 k 的单位是( A ) A)[浓度]-2[时间]-1; B) [时间]-1; C) [浓度]-1[时间]-1; D) [浓度][时间]-1。 ( A ) 12. 固态的NH4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 B ) 14. 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A. 一定等于零 B. 一定不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 ( A ) 15.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2(g) + S(s) = H2S(g) K1 S(s) + O2(g) = SO2(g) K2 则反应H2S(g) + O2(g)= H2(g) + SO2(g) 的平衡常数为 A. K2/K1 B. K1-K2 C. K1×K2 D. K1/K2 ( C ) 18. 101℃时,水在多大外压下沸腾? A. 101.3kPa B. 1013kPa C. 略高于101.3kPa D. 略低于101.3kPa ( A ) 20. 定温下气相反应Kp有什么特点? A. 恒为常数 B. 恒等于Kc C. 随压力而变 D. 与体积有关 解:由KΘ=Kp(1/pΘ)∑νi,因为KΘ仅跟温度有关,而(1/pΘ)∑νi仅跟∑νi有关,所以定温下KΘ和Kp恒为常数。 ( B ) 25. 298K时反应Zn+Fe2+=Zn2++Fe的EΘ为0.323V,则其平衡常数为 A. 2.89×105 B. 8.34×1010 C. 5.53×104 D. 2.35×10 见课本p180公式 5.放射性元素B的半衰期是8h,16克B在32h后还剩 D A、8g B、4g C、2g D、1g 解:根据半衰期概念:质量每8h减半,共4次:16→8→4→2→1。 6.分解反应 A(s)=B(g)+2C(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Θ与分解压力p的数值之间为 C A、KΘ=P3 B、KΘP3 C、KΘP3 D、无法比较 解:分解压p=pB+pC,, 因为pΘ=100kpa,,则必有KΘp3 3.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 = 5kJ·mol-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答案:C。应该用rGm?判断而不是?。 5 .某化学反应在298K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将是: (A) = 0 (B) ? 0 (C) 1 (D) 0 1答案:C。根据。 7.某温度时,NH4Cl(s)分解压力是,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 (A) 1 (B) 1/2 (C) 1/4 (D)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