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加拿大农民工转移劳动权益技术合作项目序中加合作意义深远.doc

发布:2019-06-29约3.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加拿大农民工转移劳动权益技术 合作项目 序 中加合作意义深远 “农民工转移劳动权益技术合作项目”(简称:农民工劳动权益项目)是中国、加拿大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和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共同负责执行此项目。项目合作期2006年—2010年。该项目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积极地推动作用。项目目的是学习借鉴加拿大各级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各级政府在城市发展中为农民工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把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制定和颁布了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服务机制,为农民工转移提供信息咨询、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劳动就业、权益保护方面的服务。逐步解决农民工转移过程中遇到不公正待遇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和促进政府部门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与加拿大城市联合会有着近20年的合作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中国很多城市实施了不同主题的国际合作项目,涉及社会事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战略发展规划等领域。公共政府及公共管理的理念和公众参与决策的工作方法是中加两国合作项目的核心内容。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更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在政府决策及社会事务、城市规划等方面,公众参与形式得到广泛应用。中加合作项目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霍恩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20年的国际合作给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和中国国家发改委双方都带来了好处。建立于这一基础之上的农民工劳动权益项目帮助[中国]地方政府遵循国际权益保护标准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一安·麦卡琳,新斯科舍省新格拉斯哥市市长、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前主席 农民工劳动权益项目促进中国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用工企业的共同努力,将农民工纳入正规劳动力市场并保护其在工作场所避免就业歧视或虐待。 农民工劳动权益项目认识到中国地方政府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尤其是中国政府做出的国际承诺框架内,诸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项目积极支持中国地方政府,尤其是四川省的富顺县和射洪县,在提高农民工权益意识、建立有效的并包括所有利益/问题相关方的权益保护网络,达到中国和国际上设定的劳工保护标准。 项目致力于就农民工劳动权益相关的主要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共识,加强有关农民工问题地方项目实施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协调。项目成立了“农民工顾问小组”来促进农民工问题的政府间对话,并加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现状所做的政策调整。项目也将积极努力建立一个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用工企业等在内的政策网络体系,促进知识共享、伙伴关系的建立,并动员全社会来解决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 农民工劳动权益项目周期为五年,2006年1月开始到2010年12月结束。项目由加拿大城市联合会(FCM)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ICC-NDRC)联合实施。加拿大政府通过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IDA)向项目提供资助。城市联合会、国家发改委,以及参与项目的中国和加拿大地方政府都对项目实施给予资金和实物技入。 ·项目受益方 农民工 当前中国农民工人数约1.44亿,而在今后的十年中农民工人数可望超过2.5亿。劳动力就业转移不仅是推动中国城市经济的有力引擎,也是农村提高收入、减少乡村贫困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国的农民工,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于中国的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在工作场所仍然经常容易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对待。农民工劳动权益项目致力于解决无劳动合同、工资拖欠、危险工作环境、医疗和社保不足等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四川省射洪县和富顺县的农民工服务机构和部门 地方政府直接负责为农民工提供大部分的日常服务,并且执行国家相关法律保护他们劳动权益。然而,在保证相关国际公约的目标和精神在地方服务提供中得以体现,保证农民工获得有效的维权服务,以及执行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服务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项目提供的工具和资源将帮助地处四川省的两个试点县一一富顺县和射洪县政府提高服务水平,并达到国际和国内关于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要求。项目将支持地方政府从应对型走向积极主动型,帮助他们完成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过渡和转变。 国家及省级农民工问题政策制定者 自签署《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向国际做出承诺保护劳动权益、反对就业歧视以来,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了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改革来呼应两个国际公约在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目标和原则。农民工劳动权益将为中国的中央和省级政策制定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