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燃油供给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六、喷油器: 1.安装位置:进气门上方。 2.结构:电磁线圈、针阀、电磁衔铁等组成。 3.喷油器开启时间:2~10ms。 4.分类: (1)用途:MPI SPI (2)型式:轴针式和球阀式 (3)线圈阻值:低阻值:2~3Ω 高阻值:13~16Ω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喷油器图 八、进气温度传感器: 1.作用:检测空气温度,修正进气量和喷油量 2.位置:D型在进气总管内,L型在空气流量计内 3.特性:负特性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进气温度传感器特性图 九、转速传感器: 1.型式:电磁感应式、光电式、霍尔式。 2.位置:分电器内或缸体上(飞轮和飞轮壳处)。 3.电磁式传感器安装在缸体上(SANTANA2000)或安装在分电器内。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1)电磁式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 该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曲轴转动时,信号轮上的每个轮齿就会依次靠近和离开传感器的感应头,使感应线圈中的磁通量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在感应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电动势,信号轮转一周,感应线圈将输出与信号轮齿数相同的交流电压信号。 组成:它由齿轮式的信号轮和由永久磁铁与铁芯构成的感应头以及绕在铁芯外的感应线圈组成。 安装位置:它通常可以设置在曲轴的前端或后端。 * * 第五章 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统 5.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优点和分类 一、组成: 三个子系统:燃油系统、进气系统、电子控制系统 1.燃油系统的作用:电动油泵向喷油器提供足够压力的汽油,喷油器接受来自ECU的控制信号后向进气门喷射定量的汽油 低压回油管 燃油箱 燃油泵 燃油滤清器 燃油压力调节器 喷油器 各缸进气管 5.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优点和分类 2.进气系统的作用:测量和控制汽油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量,以控制输出的功率 5.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优点和分类 二、基本组成 1.信号输入装置(传感器、开关等) 2.电子控制单元(ECU) 3.执行器(喷油器、燃油泵) 三、优点: 1.充气效率好,输出功率增加10% 2.混合气各缸分配均匀 3.动力性和经济性和排放性都得到改善 4.良好的加速等过度性能 5.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优点和分类 四、分类: 1.安装部位:单点喷射和多点喷射 2.缸内和缸外分: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 3.喷射方式:连续喷射和间歇喷射 4.喷射顺序:同时喷射、分组喷射、次序喷射 5.控制方式:机械式、机电混合式、电控式 6.电控式汽油喷射系统按对空气量检测分:D型和L型 D型喷射系统:歧管压力计量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L型喷射系统:直接测量进入歧管的空气量 5.1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优点和分类 D型喷射系统图 L型喷射系统图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一、空气流量计: 常用型式有叶板式、热线式(热膜式)卡门涡旋式 1.翼片式(叶板式,叶片式):翼片部分、电位计部分、接线部分。这是体积流量计。 (1)工作原理: 铸成一体的测量叶片与缓冲叶片构成整个翼片,翼片转轴安装在空气流量计壳体上,转轴一端有一个安装在电位器中螺旋弹簧,在空气流量计主空气旁通道下方是一条空气旁通道,其一侧有一只可改变旁通空气量CO调整螺钉。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2)作用: 控制喷油量的主要信号 输出怠速混合气浓度信号 控制燃油泵进入运转 通过进气温度传感器修正喷油量 空气流量计图 2.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金属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半导体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热敏性。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和热膜式空气流量计都是利用这一特性来检测空气进气量的。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和热膜式空气流量计都被称为L—H型空气流量计。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1)工作原理 金属制成线状电阻(热线)或薄膜状电阻(热膜),在其上面通过一定的电流,使其达到某一温度。 当空气流流过其表面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而使其温度下降,气流流速越快,其温度下降越大。 加大热线或热膜上的通过电流,使其重新恢复到某一温度。 增加的电流大小,可以计算出空气的流速,进而算出空气流量。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图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2.组成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由铂丝热线、温度补偿电阻、控制电路板、金属护网等组成。 根据铂丝在流量计中安装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主流测量方式和旁通测量方式两种结构形式的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5.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部件 3.热膜式空气流量计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基本相同,只是把热线换成了热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