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Competitive Supply 本章讨论的主题 完全竞争市场 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短期产量的选择 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长期的产量选择 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基本假定 1.价格接受者(承担者); 2.产品同质; 3.自由进入和退出(资源完全流动性); 4.完全信息。 二、厂商利润最大化 厂商可能的目标 收入最大化 分红最大化 短期利润最大化 成本最低化(合作制;如食品合作社,住房合作社) …… 厂商长期只有利润的目标 股东或董事会不支持经理层 没有利润,企业不能生存 长期看利润最大化假说是合理的 一些企业的慈善行为(有公益精神和利他主义),可能是企业关心长期的经济利益所在,因为其为企业和产品形成了良好的信誉。 纽约市住房的共有制与合作制 住房的共有制:业委会管理公共空间,以各单元的价值最大化做出决策,可随意出售住房。 住房的合作制:成员共同负担有关公寓未付的抵押贷款,成员更加关注管理,出售房屋必须得到住房委员会批准。其他成员有优先购买权。 全国公有住房与合作住房比例10:1 纽约市公有住房与合作住房比例4:1 调查表明:公有住房与合作住房贵15.5% 三、MR、MC与利润最大化 1、总收益(TR)是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产量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TR=PQ= P(Q)·Q 2、平均收益(AR)指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获得的收入: 3、边际收益(MR)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加量: 厂商利润最大的结论 利润函数: 利润=总收益一 总成本 л(Q)=TR(Q)一TC(Q) 设:? = TR - TC = PQ -TC 其中:?为利润,TR和TC为总收益和总成本,P为价格,Q为产出量。 结论:MC = MR 厂商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产量应当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之处。 厂商利润最大的条件 几何表述:短期利润最大化 厂商选择产量q*,以使利润,即收入R和成本C间的差额AB最大。 在该产量水平上,边际收益MR(收入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成本MC(成本曲线的斜率)。 案例: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产量决定 下面表图显示了MR与MC数据,说明在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上,MC=MR(由于产品数量不能无限细分,出现5,6单位同时最大化,可以理解为5-6之间中位点最大化)。 竞争性厂商利润最大化 完全竞争条件下,有MR=MC=P 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 厂商的需求曲线 图a:如果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即完全竞争的市场下,MR=MC=P。即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重合的直线。 图b:如果厂商对价格有控制力量,即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即为行业。那么它将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厂商的需求曲线。而厂商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 需求曲线:P=P(Q) 平均收益: 四、选择短期产量 在短期中,竞争性厂商通过选择边际成本MC与产品价格P(或边际收益MR)相等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 厂商的利润 ? = TR - TC = PQ -TC 厂商的利润由矩形ABCD表示。 任何较低的产量q1或q2较高产量,都将导致利润下降。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竞争性厂商的短期盈利能力 在短期中,如果竞争性厂商的收入仍然能弥补可变成本,则它可能在亏损状态下生产(因为它的固定成本高)。 B点,厂商生产q*,这样亏损便最小,亏损额为ABCD。 如果厂商停止生产,它将招致更大的亏损,其数额等于生产的固定成本CBEF。 固定成本在短期对厂商生产决策毫无影响,但在长期中却决定厂商是否应该退出行业的选择。 案例:经理考虑成本的三条指导原则 对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运用,取决于经理对边际成本的估算能力。 第一,平均可变成本不应用来替代边际成本。 举例:假设一个公司有以下成本资料:当前产量:每天100单位,其中25单位属加班生产。材料成本每天500美元+人工成本每天2000美元(正常时间)+每天1000美元(加班时间)=3500美元。 1、平均可变成本:劳动成本加材料成本(3500美元)除以每天100单位,为35美元/单位。 2、边际成本:边际材料成本为500美元/100=5美元/单位。 3、边际成本的估算:加班时间里每单位产量的平均报酬为1000美元/25=40美元/单位,因而,每多生产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为45美元(材料边际成本加劳动边际成本),这比35美元的平均可变成本要大。 第二,厂商的会计只有其中一个部分涉及到边际成本。 例如,假设经理想削减生产,她减少一些雇员的工作时间,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