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期末复习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名词
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 优先数 优先数系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优先数列的计算
三、一般掌握
1.我国标准化和计量测试工作的概况可作一般了解。
第二章:基本术语和定义
一、重点名词
孔 轴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掌握孔和轴的概念;
2.掌握有关“尺寸”的素语;
3.掌握有关“偏差”的术语;
4.掌握有关“公差”的概念,分清它与极限偏的区别与联系。
5.掌握公差带(尺寸公差带)的概念,熟悉掌握公差带的画法;
6.掌握有关“配合”的概念;熟悉掌握配合公差带的画法
孔、轴的尺寸合格与配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区分。
7、掌握基准制的种类
8、理解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9、掌握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的有关内容,理解基本偏差系列图的配合
规律。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
一、重点名词
测量误差 随机误差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掌握量块的特性及量块的组合方法;
2.掌握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其技术性能指标。
3.掌握测量误差的含义及其表示法;
4.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类型及其处理原则;
5.掌握随机误差的概念及测量结果的表示法;
6.掌握测量误差的合成。
三、一般掌握
1.掌握有关测量的概念;
2.一般了解尺寸的传递系统;
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一、重点名词
形位公差 位置公差 公差原则有关定义及术语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掌握形位公差;
2.掌握位置公差;
3.掌握形位公差的种类及其标注方法;
4.掌握公差原则。
三、一般掌握
1.掌握形位公差的要素、名称和含义;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
一、重点名词
表面粗糙度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特征代(符)号及其标注方法。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 的限制性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 mm,下偏差为 mm。
3.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
4.φ30 +0.021 0mm的孔与φ30-0.007 -0.020mm的轴配合,属于 制 配合。
5.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
6、尺寸公差是指 ,配合公差是指
7.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 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 配合。
8.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 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
________mm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 mm。
9.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____配合。
10.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原因是________
11.配合公差是指 ,它表示 的高低。
12.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 、_______二项。
13.
┻Φ0.1 A 含义是 。
14.φ45+0.005 0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φ50-0.050 -0.11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mm。
15.完全互换是指 。
16.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 μm,最小极限尺寸是 mm。
17.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 mm,EI=_____ mm,es= mm,ei= mm。
18.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19.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
20.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