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5章 选考部分 53 机械振动能力训练.doc

发布:2018-05-15约3.5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3 机械振动 1.摆长为L的单摆做简谐运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取t=0),当振动至t= 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象是图中的(  ) 答案 C 解析 单摆周期为T=2π ,当t= =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知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振动,C正确,A、B、D错误。 2.(2016·温州质检)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机翼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装置配重杆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大飞机的惯性 B.使机体更加平衡 C.使机翼更加牢固 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 答案 D 解析 飞机飞上天后,在气流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机翼越抖越厉害说明气流驱动力周期与机翼的固有周期非常接近或相等。在机翼前缘处装置配重杆,目的是通过改变机翼的质量来改变其固有频率,使驱动力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差较大,从而实现减振的目的,故D正确。 3.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则单摆振动的(  ) A.频率、振幅都不变 B.频率、振幅都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答案 C 解析 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知周期只与l、g有关,与m和v无关,周期不变,其频率不变;在没改变质量前,设单摆最低点与最高点高度差为h,最低点速度为v,则mgh=mv2,质量改变后有4mgh′=×4m·2,可知h′≠h,振幅改变,C正确。 4.(2016·河南郑州一中调研)有一个在y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下图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③可作为该物体的回复力—时间图象 B.图②可作为该物体的回复力—时间图象 C.图①可作为该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D.图④可作为该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 答案 A 解析 根据简谐振动回复力F=-kx知,回复力或加速度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可得A正确,B、D错误;速度在平衡位置最大,在最大位移处为零,图应该为速度—时间图象,C错误。 5.(2018·山东潍坊月考)(多选)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撑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如图甲所示。该共振筛的共振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增大电压,可使偏心轮转速提高,增加筛子质量,可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现在,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转速是54 r/min。为了使筛子的振幅增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提高输入电压 B.降低输入电压 C.增加筛子质量 D.减小筛子质量 答案 BD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筛子的固有频率为0.8 Hz,那么固有周期为1.25 s,而现在偏心轮转速为54 r/min,即周期为 s1.25 s,为了使振幅增大,应该使偏心轮的周期更接近筛子的固有周期,所以要增大偏心轮的转动周期,或减小筛子的固有周期,结合题意可知应该降低输入电压,或减小筛子质量,故B、D正确。 6.(多选)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2 s时,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 B.在t=0.1 s与t=0.3 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在同一位置 C.在t=0到t=0.2 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在t=0.6 s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弹性势能 答案 BC 解析 t=0.2 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为正向最大值,而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A错误;在t=0.1 s与t=0.3 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位移相同,B正确;从t=0到t=0.2 s时间内,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向正的最大位移处运动,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C正确;在t=0.6 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为负向最大值,即弹簧的形变最大,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最大,D错误。 7.(多选)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当它经过点O时开始计时,经过0.3 s第一次到达点M,再经过0.2 s第二次到达点M,则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 A.0.53 s B.1.4 s C.1.6 s D.3 s 答案 AC 解析 如图甲所示,设O为平衡位置,OB(OC)代表振幅,振子从O→C所需时间为。因为简谐运动具有对称性,所以振子从M→C所用时间和从C→M所用时间相等,故=0.3 s+=0.4 s,解得T=1.6 s,C正确。 如图乙所示,若振子一开始从平衡位置向点B运动,设点M′与点M关于点O对称,则振子从点M′经过点B回到点M′所用的时间与振子从点M经过点C回到点M所需时间相等,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