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重力仪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 重力勘探仪器、观测方法及资料整理 一、重力勘探的仪器 (一)重力仪的分类 从构造上,分为平移式和旋转式两类; 从制作材料上及工作原理上又可分为 石英弹簧重力仪、金属弹簧重力仪、振弦重力仪及超导重力仪等; 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地面重力仪、海洋重力仪、航空重力仪、井中重力仪等。 地面重力仪根据用途分为两类:一是用于野外流动观测以获取测区内重力分布的资料;另一类是用于固定台站观测重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用于天然地震预报研究、地下水位监测或作重力固体潮测量等。 Fg5型绝对重力仪 超导重力仪 LACOSTE-ROMBERG-EG型全自动重力仪 CG-3型全自动重力仪 CG-3型全自动重力仪的野外测量 CG-5型全自动重力仪 金属零长弹簧 Burris重力仪 DZY-2型海洋重力仪 航空重力测量系统 在澳大利亚南部测量工作中的三维全张量重力梯度仪 三维全张量重力梯度仪整机外观 (二)石英弹簧重力仪 仪器性能指标 观测精度 ε≤±0.3g.u 读数精度 ≤±0.1格 直接测量范围 约1400g.u 测程范围 约50000g.u 格 值 0.9~1.1g.u 读数范围内格值变化 <1/1000 亮线灵敏度 16~20格(约16~20g.u .) 恒温温阶 15℃,30℃,45℃ 恒温精度 ±0.2℃ 零点漂移 45℃条件下≤1g.u/h 电 源 ±2.5V电池组,功耗<1W 净 重 6㎏ 仪器的构造 图3-6 位于仪器底部。由重荷1、摆杆2、水平摆扭丝3、主弹簧4及温度补偿装置(5、8、12、13)、读数弹簧6、测程弹簧10等组成。除重荷及温度补偿丝为金属,其他均用融熔石英制成, 当测点处重力值高于基点重力值时, 具有重荷的摆杆将向下倾。 当测点处的重力值低于基点处重力值时,摆杆则向上倾, 显然摆杆向上或向下摆动距离的大小是随测点间重力变化而变化的。 一般由地质体引起重力的变化都是相当小的,在重力仪中是通过光学系统及测读机构完成的。 如果基点的读数为S0格,测点的读数为S格,则测点相对基点的重力差为 Δg=ε(S-S0) ε—仪器格值(g·u/格)。 ⑵光学系统 图3-8,它是一个放大倍数约200的长焦距显微镜,由指示丝7形成的亮线影像指示平衡体的位置。当亮线与刻度片中的零线重合时,表示平衡体已处在零线位置。 ⑶测量系统 图3-9,由读数装置、测程调节装置及纵、横水准器等组成。测微螺丝1通过连杆2与仪器面板上的测微读数器3相连,转动测微器的旋钮可以带动测微螺丝旋转,它的底部压着一个钢球4,4的下面为导向装置5,它连着读数弹簧6。随着测微螺丝的旋转,导向装置带动读数弹簧伸缩,以改变主弹簧的弹力矩,从而将平衡体调回到零点位置,此时计数器上的数字即为仪器的读数。 为了保证仪器安置水平,在仪器中部装有相互垂直的两个水准器。上面的一个平行于摆杆,称为纵水准器;下面的一个平行于摆钮丝,称为横水准器。仪器主体外围绕有电热恒温丝,然后装入保温瓶内,保温瓶与金属外壳间充填有隔热材料。 二、重力勘探的野外工作方法 (一)重力勘探的阶段与分类: 1、重力预查: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工作地区的大地构造分区的概念,作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和其他物探工作的依据。 2、重力普查:中比例尺重力测量,目的是划分区域构造、圈定隐伏岩体范围、圈出成矿远景区、地质填图等。 3、重力详查:较大比例尺的重力测量,目的是寻找局部构造或隐伏岩体,较确切地划出成矿远景带 4、重力精测: 在重力详查、地质详查和其地物探资料圈定的含油气构造上或对成矿有希望的岩体上进行精细的重力测量,目的是确定地层或矿体的产状要素,提出钻孔设计意见等。 实践中可根据地质任务、工区的已有物探和地质资料及具体条件,灵活掌握,必要时也可跨越阶段直接进行重力普查或详查,以完成某项地质勘探任务。 另外,按照重力勘探的形式又可分为路线测量、剖面测量和面积测量三种野外工作方法。 (二)面积测量测网的布置与敷设: 1. 测网的布置: 测线大致垂直构造走向或地质体长轴走向;对于近似等轴状地质体的勘探可采用方格网。测点密度要求;一般以有2~3条测线、每条线(或中心线)有3~5个点通过异常区为原则。 2.测网的敷设: 中小比例尺的重力测量的测网,可用1:5万地形图或相应比例尺航片定点,用气压测高程或图上估算高程,以取得测点的坐标数据;在大比例尺重力测量时,必须用经纬仪测出测点的坐标、高程。 为了对地形影响进行改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