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触摸IC在应用上技术解决办法.pdf

发布:2017-06-01约2.2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触摸IC在应用上的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80-90后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原来绝大部分电子产品如:家用电器 生活电器,环境电器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机械式开关正逐渐被新型的触摸开关所代替,原 先的电阻式触摸开关也正日益被新型的电容式触摸IC所代替。 但是电子产品的触摸效果是否如我们预想中使用那么便利性和稳定性,其中有很多方面正 阻扰它的使用稳定性.比如:无线电波的干扰,触摸屏的厚度太厚,微波炉上的微波干扰 静电干扰 二次上电稳定性差的问题 生活电器里的水渍以及盐水干扰 对讲机辐射干扰 手机辐射干扰,电机马达干扰,高低温环境损坏,湿抹布的误触发。。。。。等等问题都会使 得触摸功能的失效和稳定性很差。 但是我们的工程师除了碰到以上硬性的技术问题外,我们还碰到诸如:按键乱码,按键失 灵和失效等等技术问题,在碰到如上问题时 还有另外就是我们工程师做好了测试版以及 开模出样品时,还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样的问题种类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主要 还是总结为以下两个问题 1、按键失灵 发挥不了触摸的效果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是对触摸功能的宣判死刑了 如果 是机械按揭 可能在机械上修修就能恢复功能 能够继续使用 但是触摸IC却不行 如果 要修理一定得把整台机器拆卸后由专业人士才能修理。 2、按键失效 有的时候功能有用 有的时候功能无用 这个时候主要就可能是由于以上测 试的结果,可能不能防水或者受了电讯的干扰,原因和种类也比较多。需要我们一个一个 得去分析。 本人在从事家电行业触摸按板设计工作8年本人QQ:765810747工作 经验当中。把在工作当中的一些触摸IC设计经验分享给大家 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电子工 程师一起携手共进,解决更多的技术难题。 我们很多工程师除了要选用质量比较可靠和稳定性比较好的IC生产厂家外 在硬件的基 础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1、电路设计以IC 规格书内的范例电路为基础即可。 2、必须利用稳压IC 来确保IC 的电源是干净没有杂讯的。 3、感应电极附属的电阻与电容要尽量靠近IC,如果是双面板或是多层板,在电阻与电容 的下方尽量避免通过高频线路、铺设地线、或是比较宽的线路。 4、如果是单层板 感应电极附近不要有高频线路 其它线路也尽量远离感应电极及其连线。 如果选用的IC有AKS功能,请尽量采用此功能以减少邻近的感应电极互相干扰。 5、如果没有开启AKS功能,在感应电极及其连线之间加一条地线,也可以减少邻近的感 应电极之间的互相干扰,地线必须放置在邻近的两个感应电极的中央,线宽不要超过两个 感应电极间距的1/5 或是用地线将感应电极及其连线围绕隔开 但是原则上围绕的地线离 的越远越好。 6、 从感应电极的附属零件到感应电极的之间的线路以最小线宽来铺设即可,感应电极的 连线与其它线路至少简距线宽的5倍以上,感应电极的连线与另一个感应电极的连线之间 的距离则是越远越好,最近距离为线宽的2倍以上。 7、如果无法达到连线之间的间距 最好在线与线之间用一条地线作隔离 用最小的线来铺 设地线即可,线距采用一般安全间距。 8、从感应电极的附属零件到感应电极连线最不要超过30cm,感应电极的线路可以经过感 应电极的下方,避免围绕在其它感应电极的周边。 9、感应电极连线的下方尽量避免通过高频线路、铺设地线、或是比较宽的线路 如果难以 避免,尽量以交错通过,其它线路尽量不要与感应电极连线平行。 如果确实需要减少来自感应电极下方的干扰而需要铺设地线的话,不要铺设整片实体的地 线,用网格状铺铜,网格1.27mm 以上,格线用最小线宽来布线,同时要注意网格边缘不 要与感应电极靠的太近。 11 、人体的自然电容量约5pF~3pF之间 布线的最终原则就是不要超过人体的自然电容量 的最小值5pF。 在测试电路板时,我们工程师也应该做好如下技术上的细节工作: 1、这个阶段主要是测试电路板的布线是否正确,感应动作是否正常。 2、在此阶段只需要大概的调整灵敏度 不需要精确调整 因为电路板装入机壳之后含再变 化。 3、测试时必须特别注意电路板的放置 测试电路板不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 也不可以在测 试按压时有晃动的现象,理想的测试环境是粘贴上面板或与面板相同厚度及材料的替代面 板,再加上橡胶脚垫架高电路板,同时也可以稳固电路板。 4、测试的电路板必须没有跳线 如果有跳线 必须是与感应开关电路无关的 而且不可以 经过感应IC及其附属电路,也不可以在感应电极附近。 5、如果测试不良 进入Step2-1确定不良原因 如果用手直接触摸感应电极可以正常动作 可以确定为灵敏度不良。 6、如果感应开关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