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三节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2)交叉分类法.请同学们连线下列物质,并指明分类依据。
例一:交叉分类法
Na2SO4 含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1:_________________
K2SO4 无氧酸盐 Na2SO4分类依据2:_________________NaCl 钠盐 Na2SO4分类依据3:_________________BaSO4 硫酸盐
【课堂导学】
※思考与交流
教材24页
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对它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
课堂练习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A.KHSO4 B.Cu2(OH)2CO3 C.Ca(H2PO4)2 D.NH4NO3
4、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时,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下列各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不属于同一类,请将其挑出来,并说明理由。
物质组 不属于同一类的物质 理由 (1)Mg、O2、N2、NO (2)NaOH、Na2CO3、CH4、KCl (3)H2CO3、H2SO4、NH3·H2O、H2SiO3 (4)CaO、SO2、CO2、SiO2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1、关于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方法( )
A.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热煮沸氯化铁溶液
C.把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D.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到沸水中
2、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都比较稳定,密闭放置不产生沉淀 B、两者均有丁达尔现象
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溶解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3、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微粒,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4、下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CH3CH2OH水溶液 B.雾 C.含有尘埃的空气 D.饱和食盐水
5、血液中重要的蛋白质是一种胶体,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紧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
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溶液②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会析出黑色沉淀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2.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修正液是一种胶体,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