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三章 建设项目后评价 工程经济学 教学课件.ppt

发布:2018-01-24约2.4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建设项目后评价 背景 2005年5月,国资委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规范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推动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组织编制并颁布了《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并要求各中央企业编制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 背景 2005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提出“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检查,全面推行后评价工作。” 2005年7月,在股份公司常务会讨论《股份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时,提出:“项目后评价工作是公司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公司内部控制和加强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项目建设管理基本程序 项目后评价概述 二、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目的 1)根据项目的实际成果和效益,检查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目标是否实现。 2)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3)为项目实施、营运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4)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提高和完善项目今后的营运管理水平。 5)提高未来新项目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水平。 三、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1)现实性 2)全面性 3)反馈性 4)可靠性 5) 探索性 四、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 2、全面性 3、独立性 4、科学性 5、透明性 五、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六、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价的区别 项目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一、评价内容 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后评价内容 1、制定项目完成报告 2、全面总结评价 二)我国投资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1.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后评价 2.项目实施准备阶段后评价 3.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后评价 项目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后评价基本工作程序 项目经济后评价 一、概念 项目经济后评价是以投产后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重新预测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项主要效益指标,并与项目前期决策效益指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改进措施,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管理水平和投资决策水平服务。 三、项目经济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评价后资料 二)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运用评价 三)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评价 四)替代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五)经济后评价的综合结论和建议 四、经济后评价指标 * 工 程 经 济 学 郝 莉 1.1 国家对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1.2 集团公司管理层要求全面推行后评价工作 规划:投资项目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 项目预可研:包括预可研报告及评估 可行性研究:包括可研报告及评估、环评、安评报告及批准书 工程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 开工准备:包括资金筹措、对外谈判、招投标、施工准备、开工报告及年度投资计划等 施工阶段:包括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及安装、生产准备等 竣工验收:包括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报告及批准文件 运行阶段:包括试生产(考核标定)、正式生产或运行(达到或基本达到项目设计能力) 后评价:通过调查研究、系统总结经验教训,编制后评价报告 预可研 可研 工程设计 施工建设 生产准备 试生产 达到能力 生产运营 A B C D E F G H I 立项 可研批复 批准开工 交付生产 竣工验收 后评价 项目终点 已发生 预测 项目中间评价或专题评价 项目后评价或全面后评价 项目前评估 项目后评价时点及划分 一、项目后评价的含义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建立投产并运行了一段时间(一般为2年)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评价。 是对项目投资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评价。 1、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为国家制定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4、监督和改进项目营运状态,促使其正常化。 前 后 1、评价主体不同 投资主体 第三方 2、评价的性质不同 投资决策项 总结鉴定 目区舍的依据 3、评价的依据不同 政策规定、参数 现实资料 指标,历史资料等 4、评价的阶段不同 前期工作 后期工作 5、评价的内容不同 必要性、可行性、 项目决策的准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