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中的静水压和动水压探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给水排水
Vol.37
No.10
2011
71
建筑给排水
给 排 水 工 程 中 的 静 水 压 和 动 水 压 探 究
赵
世
明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
)
摘要
静水压是静止水的压强,动水压是流动水的压强。用水柱高度为单位表示时二者均称为
压强水头,水流速度转化的水压称为速度水头。对于渐变流,过水断面上动水压和静水压的分布规
律相同,但沿流动方向上并不遵从静水压强分布规律。供水系统中有些点的动水压和静水压存在着
非常大的差异,需要区分应对。空气动力学中的动压是指气流速度产生的压强,不可与动水压混同。
关键词
动水压
静水压
空气动压
1
问题的产生
静水压和动水压在给排水工程中是两个非常重
要的概念,在 每 个 建 筑 供 水 工 程 中 几 乎 都 要 面 对。
很多给排水工程设计和相关的产品国家标准中,都
运用到了这些概念。在输配水管道的减压产品 中,
动压系数和能否减静水压更是成为区分减压产品性
能的标志。
然而,输配水管道动水压和静水压的 概 念 目 前
存在着较广泛的误解,这在互联网上“水的动压”名
词解释和专业刊物中都有体现。主要表现为:
(
1
)动水压或动压,是速度产生的压能,是伯努
利方程中的动能项,即
v
2
/(
2
g
)或
ρ
v
2
/
2
;
(
2
)流动水体中伯努利方程中的压能项
p
/
γ
是
静水压或静压,和液体静止时的静水压特性一致,没
有区别。
消除上述误解应该以水力学为基础进行讨论分
析,因为水力学是专门以水的运动为研究对象的科
学,并且是给排水的专业基础学科。在水力学中,静
水压和动水压用静水压强和动水压强表示。
2
静水压强概念[1]
在静止液体里,既不会有切应力,也不会产生拉
应力,而只有压应力,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或质点与边
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以压应力的形式来体现。因
为这个压应力发生在静止状态的液体中,所以在水
力学里把它叫 做 静 水 压 力。静 水 压 强 具 有 下 列 特
性:
①
它是个压应力,其方向与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一致;
②
静止液体中的任意点上,各个方向的压强大
小均相等,与其 作 用 面 的 方 位 无 关,用
pn
表 示 静 水
压强,则可写为式(
1
):
px
=
p
y
=
pz
=
pn
(
1
)
式中
px
、
p
y
、
pz
、
pn
为任一点上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
压强和任意方向的压强。
在各空间点上的静水压强只是该点的位置的函
数,即:
p
=
f
(
x
,
y
,
z
)。
3
动水压强概念[1]
在流动着的液体中,既可能有压应力,又可能有
切应力。这个压应力叫做动水压强[1]。动水压强和
静水压强都是压应力,而动水压强是在流动状态下
发生的,静水压强是在静止状态下发生的,所以它们
的特性是有区别的。
在流动着的实际液体里,因为存在有切应力,在
任一点上,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法向应力(
pxx
、
p
yy
、
pzz
)是不相等 的,但 三 个 法 向 面 的 三 个 应 力 之 和 是
个常数,即任何三个相互垂直面上的法向应力的平
均值是个常数,不随这三个正交方向的选取而变化。
设
p
为常数,则 可 写 为 式(
2
)。这 个 常 数
p
就 定 义
为该点的动水压强[1]。
1
3
pxx
+
p
yy
+
p
( )
zz
=
p
(
2
)
因此在实际液体的流动中,各点的 动 水 压 强 也
只是位置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即
p
=
f
(
x
,
y
,
z
,
t
)
对于恒定流液体,为
p
=
f
(
x
,
y
,
z
)
在理想液体里,由于没有粘滞性的作用,虽有质
点的相对运动,也不会有切应力,因此理想液体中只
72
给水排水
Vol.37
No.10
2011
有动水压强,而且任一点的动水压强在各方向上的
大小都相等,即和静水压强具有同样的特性。
4
伯努利方程中的各项能量
对于流动的液体,两个过水断面(渐变流)上 单
位重量液体的总机械能,存在式(
3
)关系
z
1
+
p1
γ
+
v
2
1
2
g
=z
2
+
p2
γ
+
v
2
2
2
g
+h
w
(
3
)
式中
z
为位置势能,p
γ
是压强势能,v
2
2
g
是动能,三项
之和是液体的总机械能。在水力学中,三项又分 别
称作:位置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1,2]。
式中的
p
就 是 动 水 压 强[1,3],可 通 过 以 下 方 法
(见图
1a
)直接测量。另外,式中的压强势能和动能
可互相转化,图
1b
是动能转化为压能的演示。
一个微细的弯 管 如 图
1a
所 示,管 端 封 闭,弯 管
侧面开有小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