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矿质营养》-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称为矿质营养。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四节 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 第五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第六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 把植物烘干,充分燃烧,有机体中的碳、氢、氧、氮等元 素以二氧化碳、水、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形式散失到空 气中,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 ◇ 矿质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也称为灰分 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和 确定方法 (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 所谓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的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 第一,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第二,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 素的方法预防和恢复正常; 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 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即:不可缺少性,不可替代性,直接功能性。 根据上述标准,现已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包括氮)有14种,它们是: 氮(N) 磷(P) 钾(K) 钙(Ca) 镁(Mg) 硫(S) 铁(Fe) 铜(Cu) 锌(Zn) 锰(Mn) 硼(B) 钼(Mo) 氯(CI) 镍(Ni) 根据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1. 大量元素。植物对此类元素需要的量较多。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有N、P、K、Ca、Mg、S等。 2. 微量元素。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 %~10 -3 %。 它们是Fe、B、Mn、Zn、Cu、Mo、Cl等。 ◇ 有益元素或有利元素 有些元素并非植物必需的,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这些元素称为有益元素或有利元素,常见的有钠、硅、钴、硒、钒等,如Si对水稻、Al对茶树等。 ●稀土元素 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57~71的镧系元素及其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相近的钪和钇。植物体内普遍含有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如低浓度稀土元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 有害元素 有些元素少量或过量存在对植物起毒害作用,这些元素称为有害元素,如重金属元素汞、铅、钨、铝等。 (二)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 1.溶液培养法,亦称水培法:在含有全部或部分 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2.砂基培养法(砂培法):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 璃球等材料中,加人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 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三、植物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病症 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 A. 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B. 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反应; C. 起到电化学作用,即离子浓度平衡、胶体稳定和电荷中 和等。 有些大量元素同时具备上述作用;大多数微量元素只具有作为生命活动调节者的功能。 (一)大量元素 1.氮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利用有机态氮,如尿素等。 ●氮是细胞质、细胞核和酶的组成成分; ●氮是核酸、核苷酸、辅酶、磷脂、叶绿素、植物激素、 维生素、生物碱等的成分。 ◇ 缺氮症状:植物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分蘖少,花 少,籽实不饱满,产量低。 2.磷: ◇ 吸收形式:磷酸盐(HPO2-4 或H2 PO-4 )。 ◇ 在植物体内存在形式:大部分成为有机物,以磷酸根形式 存在于糖磷酸、核酸、核苷酸、辅酶、磷脂及植酸等中。 ◇ 作用:在形成ATP 的反应中起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