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历史选考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应用创新篇.pptx

发布:2025-04-06约小于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山东省专用

主题三省六部制是专制的产物还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史料研习史料呈现????材料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但并不是个个都能做汉武

帝、唐太宗。如果是才气平平,或贪恋酒色不喜早朝的懒皇帝,甚或像扶

不起的阿斗,那就要靠宰相辅政了。宰相和皇帝一样,也有好坏之分。像

王莽,他就要乘机弄权,由宰相晋升做假皇帝,然后篡位做真皇帝了。像姬

旦(周公)、萧何、曹参、魏征、王安石、张居正,那就是如钱穆所说的副

皇帝(见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基本卫

道之士,他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

立制还要完美……中国相权哪能制衡君权?它只是君权的直线延伸和代

理。皇帝如是秦皇汉武,宰相就是皇帝的爪牙;皇帝如是阿斗,那么以重典

治国的诸葛丞相,就是代理皇帝,他们之间没什么制衡关系。国外的汉学家之中,有人说中国帝王专制是东方的极权暴政或嫌过分,而中国古代帝

王其权力之大远非西方任何帝王所可比拟,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摘编自唐德刚《袁氏当国》

史料运用????钱穆先生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

分立制还要完美”。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史料解读????材料唐德刚是中国近代史学者,他从宰相和皇帝的关

系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帝王专制的集权制度。

在论述过程中,他引用了著名学者钱穆“传统中

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

分立制还要完美”的观点

参考答案????示例:同意。以三省六部制为例,唐代的政事堂,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

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

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达一二十人,有一定的分权作用。唐代中书省、

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保证了行政运作的有效运行、

有效制衡。三省六部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

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不同意。以三省六部制为例,其本身就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

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但这不

同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不能体现民主观念,本质上是为强化皇权服务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