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年度报告.PDF

发布:2017-07-01约1.02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年度报告 (2013 年度) 二〇一四年四月·上海                                                   总结报告 加强学风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强调质量发展、推动内涵建设的 必然要求。自教育部开展“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 动(2012-2014 )” 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导向,以“智慧的创获” 、“ 品性的陶熔” 、“ 民族与社会的发 展”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优雅学府、培育栋梁学子为目标,坚守“求 实创造、为人师表” 的校训精神,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规章制度的 完善、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卓越学生优良品德品行的弘扬,通 过开展一系列学风建设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学风建设 模式,努力营造优良学风和优质校园文化。 一、2013 年度学风建设情况 在陈群校长领导的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管理下,2013 年我 校进一步将学风建设纳入学校的规划实施与改革发展之中。以修 订《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章程》为契机,从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高 度,确定了学风建设的地位和建设方向:“根据深化高校内部治 理结构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修订校学术 委员会以及各个专门委员会规则和涉及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 职称评定、学科发展、财政预算、学风建设等项工作的委员会的 条例,制定教师手册,提高学校依法依规办学水平。” 同时,在 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学生科研、学生管理、 学生生活全过程应有的德育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人才成长。培养学生自觉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创新、遵守学术道 德规范的学风。完善学生品德、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办法。以辅 导员为骨干,完善本科生‘学导制’,全体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关注 和促进学生品德、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及心理健康。”在研究生培 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体作用,探索实施以提高培养 1                                                    总结报告 质量为核心的导师绩效责任制,加强导师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 术规范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3 年 5 月,新的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先后召开第一 次全体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各自的章程。新的学术委员会及其章程 在建立与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相适应的学 术组织与制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是确定了各级各类学术组织的核心架构与功能定位。新学 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由校、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和按照工作 需要下设相应的专门委员会组成。其中,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 高的学术权力机构,对学校重大学术事务的决策负有咨询、审议 的责任,院(系)学术委员会则在校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就院 系层面的学术事务进行咨询、审议。校学术委员会设置的若干专 门委员会,则具体负责学位授予、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 究、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工作的咨询、审议。 各专门委员会在校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据自身职能开展工作。 各院系学术委员会则根据工作需要下设相应的院系层面的专门 委员会。 二是从可操作性角度对校学术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院系 学术委员会的具体职责进行了具体明确的界定,包括校学术委员 会职责、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教学委员会职责、学科建设与科 学研究委员会职责、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职责、学部学术委员会 职责、院(系)学术委员会职责。同时,对各级学术组织的议事 规则进行了明确规范,制定了包括具体议事事项、议事程序与规 则等在内的工作细则。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术组织的作用。总之, 组建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及其专门委员会,既是我校在完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