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合奏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资源库 Min Zu Yin Yue Chuan Cheng Yu Chuang Xin Zi Yuan Ku 民族管弦乐合奏课程 — * — 项目十二 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第一 理论知识讲授 第二 综合技能讲解与训练 ? 第一章 古风雅韵 神鸟起舞 ——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 — * — 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讲授:乐曲《瑶族舞曲》产生的背景及表现内容 综合技能讲解与训练:乐曲《瑶族舞曲》讲解与训练 (一)理论知识讲授:乐曲产生的背景及表现内容 《瑶族舞曲》由刘铁山先生和茅沅先生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彭修文先生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乐曲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描绘了瑶家儿女欢歌热舞的欢乐场景。 刘铁山,男,辽宁省人。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主修京胡专业。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现任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京胡讲师。 茅沅(1926-) 原籍山东济南,生于北京,其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手,他从小就跟父亲学习小提琴,并有很高的音乐天赋。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起在中央歌剧院工作,开始从事音乐工作,成名作是与刘铁山合作的《瑶族舞曲》(1952年首演)。其代表作品还有歌剧《刘胡兰》(与陈紫等合作)、《南海长城》、《王昭君》等,舞剧《宁死不屈》、《敦煌的故事》,小提琴曲《新春乐》。 刘铁山 茅沅 (一)理论知识讲授:乐曲《瑶族舞曲》产生的背景及表现内容 (一)理论知识讲授:乐曲《瑶族舞曲》产生的背景及表现内容 彭修文(1931年2月7日-1996年12月28日),湖北武汉人,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之一; 1931年生于汉口,从小学习民族乐器;1949年,毕业于商业专科学校,1950年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52年调入中央广播民族乐团,1953年任该乐团指挥兼作曲,创作和改编了一系列民乐乐曲,并建立了中国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最初编制。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质奖章;文革期间,彭修文的音乐事业被迫中断;1981年受聘为香港中乐团客席指挥,同年出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指导;1996年在北京逝世。 彭修文 1.乐曲的音乐分析 (1)曲式结构:乐曲结构采用了复三部曲式,由引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再现)和尾声构成; (2)调式调性:乐曲主要是五声调式; (3)旋律发展手法:乐曲主要采用织体变化、演奏技法变化等变奏手法对主题进行变奏而成。在情绪和节奏上也有着强烈的对比,随着音符的流动,使人进入诗情画意中; (4)乐曲风格:作曲家以瑶族民间舞曲《长鼓歌舞》音乐为素材,为典型的瑶族民间音乐风格。 (二)综合技能训练:乐曲《瑶族舞曲》讲解与训练 瑶族舞曲1 第一 2.分段讲解与处理 (1)引子 乐曲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描写月光下瑶寨的男女老少从各自家中纷纷进入寨中的旷地的情景。逐渐引出第一部分。 演奏时注意一下几点: ①在演奏引子时要注意力度问题,开始时中阮、大阮、大提琴演奏的拨弦节奏型要弱奏,拨弦时要揉弦,表现美轮美奂的感觉; ②第4、5小节开始要有渐强的处理。 (二)综合技能训练:乐曲《瑶族舞曲》讲解与训练 瑶族舞曲图2 (2)第一部分(A段) 主要描写美丽的瑶族姑娘婀娜多姿的舞步。音乐柔美轻缓,人们仿佛看到节日之夜长鼓奏响歌声轻起时,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之下。乐队的弦乐器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宛如窈窕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随着主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跃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 演奏时注意一下几点: ①第9小节高胡进入演奏主题音乐,音量不要太强,声音似有非有,描写美丽的瑶族姑娘翩翩起舞; ②17小节、柳琴、高胡及所有乐队演奏主题音乐,注意要做好渐强渐弱的处理; ③33小节由笛子、笙演奏演奏这个主题音乐,弹拨乐声部演奏十六分音符伴奏音型时,要像流水一样,第一个音要有音头; ④49小节由笙演奏主旋律,注意速度不能太快,笛子进入时旋律要富有歌唱性; ⑤72小节的最后一个音要强,随后全体乐队的演奏的旋律要做到铿锵有力,节奏要准确;弦乐和弹拨乐的后半拍节奏一定要稳、准确。 (二)综合技能训练:乐曲《瑶族舞曲》讲解与训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