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厂装配车间生产流程.doc

发布:2017-05-14约1.2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厂装配车间生产流程 BST装配生产流程图 二.流程说明 1.准备组:其职责是,把材料按照机型的分类和一定比例(如100台)组装成部件,再按照订单需求排产,把部件配送到总装调试组。以实现每天厂量60台为例,现下将准备组分为7个工位。由机柜,模块,面框,工控,显示器,做线和配送组成。 1.1 机柜工位:由9人组成,负责机柜木底盘,脚轮装配,后门装配,底层海绵装配,电源开关组件装配,拉机柜,包装,抄号等. 注:机柜工位不应该分订单装配,因为它相对简单,但是需要体力。如果分订单装配,在管理和机柜堆放方面会造成困难,不利于提高效率。 1.2 模块工位:由7人组成。负责整机模块装配。 注:2人热敏,2人卡机,1人托盘,2人模块总装。包括开箱,小锁装配。在装配小型机器是可根据情况借调到其他工位人员帮忙。 1.3 面框工位:由12人组成负责面框装配。 注:3人固定装配面框,3人固定面框准备,4人合面框,2人装前门。在装配小机型机器时,根据情况调动人员。 工控工位:由6人组成,其中一个人为维修组人员负责工控现场维修,及程序母盘制作。 做线工位:由4人组成。负责线缆的改制,焊接,材料的管理。 显示器工位:根据生产情况由3-4人组成。 配送工位:由4人组成。完成准备组的领料,分料,发料,配送及线缆的配套准备工作。人员要求对模块结构熟悉,对排场表比较了解,对整机的线缆有整体认识。 2.总装调试组:其职责是,按照订单的要求把装配准备准备好的材料组装成整机,排线,调试,测试,老化,清洁。填好质量送检单交车间质量组做出厂前的终测。终测合格后交由公司质量管理部做抽样测试,合格后交给装配准备组打包。 人员以4人一个小组。3个小组为一条线(ABC线)。正常生产时就以此编制进行生产。特殊情况下可以整合这样的小组应付生产。按照订单的要求和人员的变化也可以增减这样的小组。生产重点控制点是整机测试老化中出现的模块问题要由总装小组完成维修更换,更换方式根据维修换料流程执行。交验前保证已经是合格产品。一旦交验后,质检组抽检出现质量问题就实行批退。操作流程根据质量部门的质量控制流程操作。 绩效考核实行公开考核,由工时系数,现场管理系数,质量管理系数等组成。具体操作根据绩效考核流程操作。现在管理系数根据现场管理流程进行评分。质量管理系数根据质量管理流程进行考核。车间实行看板管理。每个小组都配由一块看板。看板反映的内容是当下的生产任务,生产情况,材料状况,生产任务进行情况。目的是一目了然把现在进行的生产及后续生产计划反映出来。上道工序加工完成的成品及半成品由车间内部质量人员进行抽检,发现质量问题进行批退。车间内部质量问题处理根据车间内部质量控制流程操作。 库 房 准 备 机 柜 模 块 面 框 工 控 焊 线 显 示 生产计划 任务分解 抽 检 配 送 总装A1 总装A2 总装A3 总装B1 总装C3 终测 交验 包 装 入 库 质量部 验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