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doc

发布:2017-02-21约3.5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1.下列关于“新诗为何难有‘经典”’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多承载社会功能定伤及审美意蕴,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诗的经典意识。 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诗是一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抵制经典化的特殊文体。 C.过去百年的新诗创作,优秀诗人太少,又普遍缺乏经典意识甚至精品意识,诗作多庸品少精品,堪称经典的诗作更少。 D网络诗歌的繁荣,带来了新诗新一轮的世俗化和反经典化:很多诗人急功近利,不再推敲琢磨。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莱和曹巫有关诗歌的阐述,表明诗歌在社会变革时期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诗界革命”“自话诗运动”,普通人不仅具有了写诗的权利也提高了写诗的能力。 C.新诗产量高,不乏优秀作品,而诗体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相对而言是最薄弱的。 D在诗歌领域,新诗没有地位甚至缺乏文体的“合法性”,是新诗缺乏经典的原因。 3下列各项中,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中国新诗大辞典》收人了1917年以来70年间诗人、诗评家764人,诗集4244部,最近20年产量更高,但经典作品却不多。 著名文体造就经典,著名诗人造就经典,著名诗派造就经典,优秀作品自成经典,所以造就著名诗人,形成著名诗派就能产生很多经典诗作。 C.刘半农的《晓》标志着中国散文诗的问世,沈尹默的《三弦》则是这种诗体成熟的标志,可以说新诗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与某种诗体的出现与成熟密切相关。 D由于我们正处在重要变革时期,也积累了丰富的诗歌建设经验,如果再努力倡导创作的经典意识,新诗就有可能走上经典化道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阴使人刺汉用事谋臣:暗地里 岁余,徙为卫尉徙:贬滴 C.宫车晏驾晏驾:旧为帝王死亡的隐讳说法 D幸大王自改幸:希望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甲因肉袒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一言过,废王临江以故名之日“褒禅” C.安知其不为虎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而大王终不觉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楚等国叛乱时,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使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韩安国和张羽因此名声显扬。 韩安国是个宽厚大度的人。韩安国在狱中被狱吏田甲侮辱,但在被任命为梁国内史后,他不计前嫌,坚持让田甲回来就职。 C.公孙诡、羊胜蛊惑梁孝王争取做位继承人并增加封地,甚至为此行刺当权的谋臣。景帝得知后派使者捉拿他们,因梁孝王藏匿,没抓到。韩安国援引临江王之事,告诫梁孝王要痛下杀手,去除毒瘤。 D田蛤死后,韩安国代理y相职务时,因给导引车驾而掉下车,跌跋了脚。天子本打算任用韩安国为y相,因安国脚跋得很厉害,于是改任平棘侯薛泽任y相。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国日:“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然即溺之。(5分) (2)主辱臣死。大王无良臣,故事纷纷至此。今诡、胜不得,请辞赐死。(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小题。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注】①沦:落下。西河,一作西阿。阿,山曲。②景:同“影,月光。③时易:季节变化④夕永:夜长⑤无予和:没有和我应答的人。⑥终晓:直到天亮。 8.诗中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5分) 9.请赏析“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一句中“掷”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女也不爽,二三其德。 ②月明星稀,。,何枝可依? ③,。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④,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