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第五章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建史第五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22.5分 每空1.5分)
1: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B)P169
A:洛阳白马寺B武当山建筑群C天龙山石窟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2:我国最早的佛教建筑是( A ) P154
A:洛阳白马寺 B:徐州浮屠寺 C: 云冈石窟 D:敦煌石窟
3:佛光寺东大殿平面柱网为:(C )详见P156
A:单槽 B:双槽 C:金厢斗底槽 D:分心槽
4: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屋顶属于( B )详见P157
A:庑殿顶 B:歇山顶 C:硬山顶 D:悬山顶
5:我国现存最古老的 密檐式砖塔是(A)
A:登封嵩岳寺塔B:小雁塔C:仁寿塔D:宝山寺双塔
6:现存甘肃敦煌莫高窟开凿于:(A )详见P152-153
A 北魏 B 北周 C 隋 D 唐
7:下列不属于佛教建筑的是( D )详见P161-174
A:山西大同善化寺 B: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C: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D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
8:下列哪个朝代不是佛塔的盛行期( B )详见P175
A 南北朝 B北魏 C唐 D宋
9: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属于( A )
A 密檐塔 B楼阁式塔 C单层塔 D以上都不是详见P175
10:下列哪个不属于楼阁式塔( D )详见P179-180
A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D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11:曾被誉为世界建筑七大奇迹之一的中国塔是(A)P180
A南京报恩寺琉璃塔B开元寺双石塔C虎丘云岩寺塔D释迦塔
12:石窟约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 B )详见P188
A北魏 B南北朝 C唐 D宋
13:下列不属于伊斯兰教的建筑是( A )详见P171-174
A 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B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札 C福建泉州清真寺 D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14:我国现存最大的石刻造像为( B )详见P190
A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 B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C河南南阳佛沟摩崖造像 D西藏拉萨药王山摩崖造像
15:保存有我国古代最大铜制品工艺品遗物千手千眼铜观音的是(D)P160
A:隆兴寺摩尼殿B:佛光寺大殿C:大雄宝殿D:隆兴寺佛香阁
二:填空题(22.5分 每空1.5分)
龙门石窟修建于北魏时期,修建于北齐时期的是天龙山石窟。P190
钟楼的设置,一般位于寺院南北轴线的东侧。到了明代中叶,在其西侧建立鼓楼。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早期道观是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为代表
道教的圣地著名的有: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和山东崂山
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
佛寺有草房、干阑式建筑等多种形式,屋顶常用歇山,有的屋檐重叠达三层之多。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在平梁上采用“叉手”,在四椽草袱上添加“托脚”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时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三:判断题(5分)
1.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是国内已知的最早的八角塔。(√)P182
2.中国道家思想最早肇源于老子的《道德经》(×)P154
3.普陀宗乘庙在布局模仿布达拉宫(√)
4.北魏洛阳永宁寺的主体部分是由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属于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对)P152
5.五台山在宋代已是我国的佛教中心之一。(错)P155
四:名词解释(20分)
1.经幢: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1分)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1分)使见于唐,至松、辽时颇为发展,元以后又少见。(1分)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1分)唐代经幢形体较粗壮,装饰也叫简单;宋代经幢高度增加,比例较瘦长。(1分)P187-
2. 摩崖造像:
大多以石刻为主要内容的佛教造像,少数为道教造像。(1分)其特点是造像或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下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亦与石窟并存。(1分)其单体尺寸大至70余米,小至数十厘米。(1分)变现手法多为圆雕或高浮雕,浅浮雕刻甚少。(多作为背景供衬柱用)(1分)主要代表有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四川乐尚凌云寺弥勒大佛等。(1分)P190
3.铺作
用于柱头、额房、无言或构架间的组合木构件,通称斗栱。(1分)斗是斗型木垫块,拱是弓形短木。(1分)架在斗上向外出挑,栱端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1分)其作用是承托袱与屋檐的荷载并传给柱,同时加大出檐深度。(1分)是度量斗栱的单位之一。(1分)
4 宗教建筑
包括供奉神的建筑、提供给人格话的神佛们享用的一切建筑(1分)、人们举行宗教仪式时所需的房屋场地、守护这一宗教建筑的宗教职业人员的生活设施,(1分)以及与人类宗教生活相关的纪念性、象征性和辅助性的许多建筑,(1分)如殿堂、祭坛、雕塑、楼塔、园林、宗教人员生活用房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