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

发布:2019-01-31约4.6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苏教版2017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含最新教学进度表) 重要说明: 1 ?版本: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包含: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进度 安排表 《进度表为2017年9月最新》 3 ?排版: 标准格式,规范排版,可A4纸张直接打印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聪明活泼,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开阔,学习兴趣浓,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比较重视,学生上进心强,但部分学生娇生惯养,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 习目标,学习基础较差,积累不够丰富,个别学生的书写太差,需要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二、 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着力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课文”、 “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共安排了 7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 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 元安排“练习” 1个,共7个。 全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 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的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 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提高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 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值得一提的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阅读 教材的编写者匠心独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 诗词,让学生鉴赏汉语言的词约旨丰、凝练灵动;成语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智趣;《林冲棒打 洪教头》让学生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嫦娥奔月》又让学生体验中国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金蝉脱 壳》和《推敵》,以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成语、常用语词的来历, 感受汉字、汉语不竭的活力和深邃的内涵,感悟古代文人严谨治学的精神。 课后练习重朗读、重积累,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语文基本功。 每课都安排学写钢笔字,让学生端端正正地写字,认认真真地做人,感受汉字的美;重感悟,强调读书 内化,注重语感培养,课后练习中,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师恩难忘》),有的结合文本内 容引领学生斟酌词句的用法(《推敲》),有的要求学生辨析同义词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黄鹤楼送别》), 有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众多的练习安排,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言语 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此外,还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 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习作教材每课均包括例文、习作要点讨论和作业三部分。例文一般根据小学生的优秀习 作改写,十分贴近生活实际。习作要点讨论的内容包括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和写作要点。作 业包括学生习作题目与要求,有的习作教材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包括拼音识字、词句训 练、熟记成语、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及写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 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 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 习惯。 (6) 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 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 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9) 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1) 能准确认读250个生字。 (2) 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70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 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 能当众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