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规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试行)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统称毕业论文)组织管理、选题、论文制作、论文指导、论文评阅、论文答辩、质量要求、质量评价、档案管理等,适用于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二、依据
1、《西南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试行)》
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与具体要求》
三、目的
毕业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初步尝试。它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要目标,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
四、组织管理
1、在学校及学院相关部门的领导下,以本系学术委员会为基础,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全系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
2、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的具体职责包括:
(1)负责拟定本单位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监督
(2)尽可能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社会,与生产、科研、教改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相结合,此类题目的比例应达到或超过80%。
(3)题目要有一定的工作量、难度适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4)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就业需要。
(5)综述论文的比例不超过5%。
7、选题确定后,系办公室于第7周前将《西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报送学院教学秘书。
8、指导教师制定指导计划和指导程序,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要求及有关规定,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同意
2、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应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3、学生应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调研、资料收集与处理;特别要注意收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数字图书馆和工具书;毕业设计应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努力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专题研究应掌握实验、测试技能,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5、毕业论文应符合规范化要求(见附件1)。
6、学生应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论文,努力有所创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7、学生应尊敬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爱护教学仪器设备和公共设施,坚持节约,杜绝浪费。
8、学生应严格遵守纪律,论文期间一般不得请假,因特殊情况必须请假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再按相关规定办理。
七、论文指导
1、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应高于50%),且近三年内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2、首次担任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以及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不单独指导毕业论文,由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指定或自已选择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3、在校外单位结合课题研究进行的毕业论文,可聘请校外单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担任指导。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应指定中级职称以上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指导工作,了解和掌握毕业论文进度情况及质量,并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4、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了解题目目的、要求、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工作量大小等,供学院审查。题目确定后,做好收集资料和设计条件准备等工作,并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2)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析解决论文(设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严格要求学生。
(3)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4)按等级制评定学生初评成绩,并给出评语。
八、论文质量评价
1、论文的质量评价按以下程序进行:
(1)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的表现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写出评阅意见,并按质量评价标准给出成绩。
(2)交叉评阅
学生毕业论文经由指导教师审阅后,在答辩前两周交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其指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交叉评阅,必要时也可聘请校外相关专业人员为交叉评阅教师。评阅教师评阅后,写出评阅意见,并按质量评价标准给出成绩。
(3)论文答辩
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成立若干答辩委员会小组负责小组答辩工作。各答辩委员会小组成员为3人或5人,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并设答辩委员会主席1名。
学生在答辩时应当就选题、研究过程、数据、方法、结果等内容进行介绍,并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