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生态畜牧业建设-地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克什克腾旗生态农牧业“十二五”建设规划
第一章 总 论
一、规划背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牧业作为对资源高度依赖、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的产业,在建设“双型”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克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最为发达的旗县之一,也是自治区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大旗,如何同时实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发展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目标,需要认真研究,做好规划。
近年来,全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响应国家建设生态省市县的号召,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旗的目标,并正在全力实施“生态立旗、工业强旗、牧业富旗、旅游活旗、科教兴旗”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全市的生态工业大旗、全区的生态牧业强旗、全国的生态旅游名旗”,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农牧业的思路基本理清,本规划的目的就是明确全旗农牧业的建设方向、任务、步骤、布局、重大建设项目等,并提出相应的落实措施,以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
二、规划期限
规划时间为2011-2015年。
根据目标以及任务重点的差别,五年规划期基本上划分为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前三年重点是农牧业产业发展方向的确立和农牧业产业结构的重塑与再造;后两年重点则是优化农牧业的产业链条,建设产地品牌,提高农牧业的附加值,提升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效益、效果。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范围是全旗的整个行政区划,规划区面积20673平方公里。
四、规划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195号:《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
《克旗创建国家级生态旗实施方案》
《克什克腾旗建设自治区生态牧业强旗工作实施方案》
《克什克腾旗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克什克腾旗“十一五”期间农牧业发展规划》
《克什克腾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克什克腾旗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相关调查资料
五、规划编制单位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局
第二章 发展环境与条件
一、有利因素
(一)国家宏观经济社会环境比较有利
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上升为国策。国家制定了生态建设规划,鼓励各地创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旗),并且实施了大批生态建设项目,其中很多项目都与牧区草原生态有关,这为全旗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财政收入比较高,增长速度比较快,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中央财政将逐年加大资金投入,为生态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自治区和赤峰市对克旗生态建设高度关注。
(二)克旗建设生态农牧业的基础比较好
克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克旗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具有垄断性和唯一性素有“草原明珠”之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7〕195号克什克腾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观光畜牧业是观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光畜牧业的开发必将成为集畜牧业、旅游业为一体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必将成为率先实现牧业现代化,牧业稳步发展,旅游业日渐兴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第一亮点。生态畜牧业农场示范园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发展现代牧业为目标,以牧业高新、高效、示范辐射、科技培训和产业化为切入点,把园区建设成为以化的现代化的生产装备集约化的生产技术企业化的管理体制为目标的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内设有养殖园区、种植园区、沼气堆肥示范区、设施业区以及机园区、科研培训生活区等六个功能区。六大功能区主要解决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综合培集成技术的展示与推广,提高劳动生产力为科研技术人员、周边养殖大户提供技术培训举办牧业文化观光活动等业务。利用林地建设生态畜牧业农场,举办畜牧业文化观光活动及配套旅游休闲设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结合畜牧业特点,重点做好“吃、购”文章,探索“行、娱”文章鼓励农家饲养观赏和食用型特种畜禽,如黑凤山鸡、肉兔、野鸡、绿壳蛋鸡、鸽子等建设散放观赏区、步行观赏区、动物表演娱乐区、科普教育区等还可以为中、小学生开设濒危动物科普教育基地、儿童动物园和儿童乐园积极探索现牧业观光旅游功能的深度开发开辟新的景点,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增加旅游收入,为当地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一系列要素服务,解放农民思想,树立商品意识,促进畜牧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畜牧资源的综合利用 ,实现旅游业和牧业的双赢。采用天然饲草饲料资源,少用或不用各种合成生长添加剂和药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依靠传统饲养模式饲养,按照有机畜产品生产特点规范生产,创建有机畜产品品牌,提高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