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系统运行控制程序.doc
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
纯水系统运行控制程序
1.系统概述
目标:确保纯水系统稳定运行,产出水质符合标准(如ISO3696、ASTM、CLSI或GMP等)。
适用范围:涵盖预处理、反渗透(RO)、电去离子(EDI)、超滤(UF)、消毒等工艺单元。
系统组成:
预处理单元: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
反渗透(RO)单元:高压泵、膜组件、冲洗装置。
电去离子(EDI)或混床离子交换:模块化设计,动态调节电流/电压。
储水罐与循环管路:确保水质均匀性,防止微生物滋生。
消毒系统:UV紫外线、臭氧或化学消毒。
水质在线监测仪表:电导率、TOC、pH、流量、压力等。
2.运行控制逻辑
预处理控制
多介质/活性炭过滤器:
自动反冲洗触发条件:压差>0.1MPa或定时清洗(如每7天)。
监测参数:进水浊度(<1NTU)、余氯(<0.1ppm)。
报警:压差过高或浊度过高时触发报警。
软化器:
树脂再生控制:基于时间(如每7天)或产水量(如100m3)触发。
监测参数:硬度(<1ppm)。
报警:硬度超标时触发报警。
反渗透(RO)控制
高压泵启停逻辑:
启动条件:进水压力>0.2MPa。
停机条件:进水压力<0.1MPa或膜压差>0.3MPa。
回收率与脱盐率:
回收率调节:60-75%(根据进水水质动态调整)。
脱盐率目标:>98%。
自动冲洗功能:
触发条件:停机后或定时(如每24小时)冲洗。
冲洗时间:3-5分钟。
4.监测参数:
膜前/后压力:确保压力差<0.3MPa。
产水电导率:<10μS/cm(根据终端用途调整)。
EDI/混床控制
1.电流/电压调节:
动态优化:根据进水电导率和流量自动调整电流/电压。
目标电阻率:>15MΩ·cm(分析级)或>18.2MΩ·cm(超纯水)。
2.再生程序:
触发条件:混床树脂失效(电阻率下降至设定值)。
再生周期:根据产水量或电阻率下降速率设定。
消毒与循环
1.UV灯运行时间控制:
常开模式:适用于连续运行系统。
定时启动:适用于间歇运行系统(如每24小时启动15分钟)。
2.臭氧浓度监测:
目标浓度:0.1-0.5ppm。
分解控制:确保臭氧完全分解后进入储水罐。
3.循环泵频率调节:
流速目标:保持管路流速>1m/s,防止微生物滋生。
水质监测
1.在线仪表报警阈值设定:
TOC:>50ppb(分析级)或>10ppb(注射级)。
微生物:>1CFU/mL(分析级)或>0.1CFU/mL(注射级)。
电导率:>设定值(如>10μS/cm)。
2.数据记录与趋势分析:
记录频率:每15分钟记录一次关键参数。
趋势分析:支持故障追溯与系统优化。
3.安全保护与报警
关键报警点
1.水质超标:
电导率、TOC、微生物等参数超出设定值。
2.压力异常:
高压泵入口压力<0.1MPa或膜压差>0.3MPa。
3.流量异常:
产水量下降>20%。
4.泄漏检测:
水箱或管路泄漏。
5.UV灯故障或臭氧浓度异常。
保护措施
1.自动停机:触发报警时自动停机。
2.切换至备用系统:如有备用系统,自动切换。
3.关闭进水阀门:防止系统继续运行。
4.启动排水:排出系统内残留水。
5.声光报警与远程通知:短信/邮件通知相关人员。
4.维护与监控
日常维护
1.仪表校准:每月一次,确保监测数据准确。
2.预处理滤芯更换:3-6个月或压差报警时更换。
3.RO膜化学清洗:产水量下降15%或脱盐率下降时进行。
定期验证
1.水质全项检测:每周/每月,按标准执行。
2.微生物限度测试:每月,使用膜过滤法或ATP检测。
3.系统消毒周期:每季度或微生物超标时进行。
记录与文档
1.运行日志:记录压力、流量、电导率、报警记录等。
2.维护记录:记录耗材更换、清洗、校准等。
3.验证报告与偏差处理:按CAPA流程处理偏差。
5.应急处理
1.水质异常:
停止供水,排查污染源(如RO膜破损、储罐污染)。
2.系统停机:
启用备用储水或切换至应急水源。
3.微生物污染:
启动强化消毒程序(高温循环或过氧乙酸处理)。
6.培训与合规
1.操作人员培训:
系统操作、SOP、应急处理。
2.符合法规要求:
GMP、ISO13485、21CFRPart11电子记录规范。
7.程序修订
1.定期评审:
每年一次或发生重大变更时更新程序。
2.参数调整:
根据设备制造商要求、水源水质及终端用途调整。
注:
具体参数需根据设备制造商要求、水源水质(如市政水/地下水)及终端用途(分析级/注射级)调整。建议结合系统验证(IQ/OQ/PQ)完善控制程序。以上程序确保纯水系统运行稳定,水质符合标准,并满足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