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 国内外输血指南解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肝脏疾病的凝血因子输注 严重肝衰竭常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包括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肝病患者PT延长,输注FFP效果难以预料,很难恢复止血功能 肝功能不全所致凝血功能障碍程度较轻时,可不需要凝血因子支持 PT超过正常对照4秒以上或需要进行有创操作才考虑输注FFP和冷沉淀 * 一些凝血因子的特性 凝血因子 血浆水平(mg/ml) 半衰期 (h) 最低凝血水平(%) Ⅰ 2~4×109 90~120 50~100 Ⅱ 120 65~100 40 Ⅴ 10 15~25 5~10 Ⅶ 1 5 5~10 Ⅷ 0.05 10 30 Ⅸ 4 20~25 30 Ⅹ 2 40~65 6~10 Ⅺ 6 45~65 20~30 Ⅻ 40 50~60 0 ⅩⅢ 20 150~200 1 * 大失血处理指南 大失血时,如果没有DIC发生,少见凝血因子耗竭 只有输血量达到循环血容量时,凝血机制方被破坏 DIC发生很可能是休克复苏不及时的后果 血小板数量与微血管出血高度相关 当失血量为血容量的150%,纤维蛋白原出现明显不足,比其他凝血因子异常更早出现 * 大失血处理指南 输血科与外科、麻醉科和血液学资深医师进行良好沟通与合作非常重要 临床输血委员会起核心作用,编制大失血抢救预案是临委会的重要工作 大失血抢救预案应置所有相关的临床科室和实验室 在非常例外的情况下,经过对病情的详细分析,明确患者存活率很低后,可能要做出停止输血的艰难决定 * 大失血处理指南 检测中心静脉压 保持体温 重视发现隐匿性失血 凝血机制检测结果可能受胶体输注影响 在获得检测结果前,可能需要开始输血 输血科在发完血后完成交叉配合 可在10分钟内建立血液回收技术 * 大失血处理指南 Hb维持在80g/L以上 男性或绝经女性可输注RhD阳性血液 输血速度>50ml/kg/h时,应使用血液加温和快速输血设备 输注2体积血容量血液后,估计血小板计数将< 50×109/L PT、APTT >1.5倍正常值,微血管出血风险增加 现场应备有冷沉淀 * 大失血处理指南 应经常测定Hb和Hct 急性失血时Hb不能很好反应失血量,但当Hb>100g/L,极少需要输红细胞;但Hb< 60g/L时,几乎总是需要输红细胞 血型鉴定耗时不到10分钟,因此不应输注大量的O型红细胞 输注库存时间长的血液对氧供有影响 * 大失血处理指南 红细胞进入体内24h内,2,3-DPG可再生 血液回收是常规工作 正在出血的患者,血小板>75×109/L 出血速度快的多发性创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血小板>100×109/L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心肺旁路、肾功能不全、抗血小板治疗,需要根据经验输Plt * 大失血处理指南 应经常进行凝血功能的实验室监测 纤维蛋白原水平首先降低,当失血量达到血容量的200%时,不稳定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至25% 失血量大于1个血容量时,应考虑输新鲜冰冻血浆,剂量应足够大,使凝血因子维持在临界值以上 如Fg仍很低,应输冷沉淀 * 大失血DIC处理指南 PT、APTT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小于1.0g/L,血小板显著减少,高度提示DIC D-二聚体对于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