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题(无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一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20 Na—23 Cl—35.5
S—32 Fe—56 Cu—64 Mn—55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4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
A. 氯水 B.盐酸 液氮C.石油 冰 D. 干冰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铜 B.氯气C.硫酸 D.蔗糖
3.浊液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外观浑浊不清 B.浊液没有丁达尔现象
C.不稳定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
4.
① ② ③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相同物质的量的N2和CO两者相比较,下列不正确的是A.所占的体积一定相等 B.所含原子总数相等
C.所含电子总数相等 D.所含分子数相等 .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干燥Cl2 B.配制硫酸溶液C. D.7有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属于不同元素B.它们都是离子C.它们都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 D.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
8.与0.2mol 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A.0.2molHNO3 B.标况下2.24L CH4 C.1.7g NH3 D.1.505×1022个HCl分子
9.A.B.C.D.
10、H+、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具有不同的电子数
C互称同位素 D.它们是氢元素不同的五种微粒.A.B.C.D.
A.同一支钢笔使用不同品牌墨水时,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B.当日光从窗隙射入灰尘飞扬的房间时,可观察到一束光线。
C.明矾具有净水作用。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13.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B.C.D.
14.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阴离子Xm-与Y原子的阳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
Aa+m+n Ba-m-n Cm+n-a Dm-n-a.A.B.C.D..A.
B.
C.
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NA
C.2 L 1 mol·L-1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约为2NAD.常温下,0.05 mol CO和S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1NA.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A.B.C.D..A.B.C.D..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可以用于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过滤和蒸发操作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2.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择试剂不正确的是( )
A.HNO3(HCl):用AgNO3B.NaOH[Ba(OH)2]:用Na2SO4
C.NaCl(Na2SO4):用Ba(NO3)2 D.KOH(K2CO3):用Ca(OH)2
2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C.
D.的下列2+、NO3-、K+和M离子,经测定Mg2+、NO3-、K+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
A.Cl- B.O42- C. D.Na+
25.(分)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选项字母)
A.分液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E.蒸发结晶 F.分解
①分离和 ②除去中悬浮的CaCO3 。
③除去CaO固体中少量的CaCO3固体
④从碘水中提取碘 。
⑤ 分离C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