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理论部分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学考理论部分知识点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包含的意义。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②信息是可以加工处理的
③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和传播。
④信息具有传递性和共享性
⑤信息具有时效性
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注:在考试中可使用计算机转换)
①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按权相加法
如(1101)2=1×23+1×22+0×21+1×20=8+4+0+1=13
②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除二取余法
如173D=( )B
方法如下:最后的余数从下往上取。
③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ASCII码表可参看书P6)。
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汉字的编码有输入码(智能、五笔等)、交换码、处理码、字型码。其中交换码又称为区位码。
常见汉字编码有: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
用UltraEdit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声音、图像数字化(多媒体部分有详细说明)
5.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等。
6.知识产权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授权的软件。
7.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危害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它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传染给其它程序,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爆发性等特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病毒的防治从预防、检查和杀毒三方面着手。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升级,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或杀毒,同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
8.网络道德规范
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一方面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另一方面要文明上网,做到生活学习两不误。
练习1
1、1949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现在我们虽然不能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现场去体验开国大典的盛况,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当时记载这一事件的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了解当时的盛况,这反映了( )
(A)信息不需要载体也可以穿越时空被保存下来 (B)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保存和传播 (D)过期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2、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讲台桌上的黑板擦 (B)浙江卫视“新闻观察”栏目
(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报纸上关于台风的预警报道
3、通过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小李将自己整理的电子稿转换成了MP3格式的声音文件。这个过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依附性 (B)可加工可处理性 (C)可传递性 (D)可压缩性
4、有了电视屏幕下方的手语播音员,聋哑人可以“听”到电视中声音了。手语播音员会用不同的手势来表示不同的含义,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5、下列有关信息与载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同一个信息信息可以不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6、某编码盘如图所示:
该编码盘由四道圆环组成,沿半径方向的四个色块依次组成一组数据,如果图中2号位的数据用二进制编码为0010,则6号位的二进制编码为( )
A、0101 B、0110 C、0111 D、 100
7、使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内码,结果如下图所示:
则存储字符“e直在努力”所需的字节数是( )
A.9 B.5 C.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