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真空蒸发镀膜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双源或多源蒸发法 将要形成合金的每一成分,分别装入各自的蒸发源中,然后独立地控制其蒸发速率,使达到基板的各种原子符合组分要求。 三、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基板需要旋转 ★ 化合物的蒸发 反应蒸发法、三温度法等。 反应蒸发法 将活性气体导入真空室,并与蒸发源逸出的金属原子、低价化合物分子在基板表面淀积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所需高价化合物薄膜。 蒸发原子或低价化合物分子与活性气体发生反应有三个可能的部位: 蒸发源表面(尽可能避免) 蒸发源到基板的空间(反应几率很小) 基板表面(主要反应部位) 三、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三、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三温度法 类似于双蒸发源法,适合制备Ⅲ-Ⅴ族化合物。Ⅴ族元素的饱和蒸气压比Ⅲ族元素大得多。蒸发时,分别控制低蒸气压元素(Ⅲ)的蒸发温度TⅢ、高蒸气压元素(Ⅴ)的蒸发温度TⅤ和基板温度TS,一共三个温度,即三温度法。 三、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 第二章 真空蒸发镀膜法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利用某种物理过程,如物质的热蒸发或在受到粒子轰击时物质表面原子的溅射等现象,实现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的过程。 物理方法制备薄膜的特点: 1、需要使用固态的或者熔融态的物质作为薄膜沉积的源物质; 2、源物质经过物理过程而进入环境(真空腔); 3、需要相对较低的气体压力环境; 4、在气相中及在衬底表面并不发生化学反应。 物理气相沉积的三个阶段: 1、从源物质中发射出粒子; 2、粒子输运到基板; 3、粒子在基板上凝结、成核、长大、成膜。 主要方法: 1、真空蒸发镀膜法; 2、溅射镀膜法; 3、离子镀膜法。 本章主要内容 一、真空蒸发原理 二、蒸发源的类型 三、合金及化合物蒸发 四、分子束外延(MBE) 一、真空蒸发原理 概述:真空蒸发镀膜是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器中待形成薄膜的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基板表面,凝固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关键词: 真空腔 蒸发源(盛放膜材的容器) 待蒸发材料(膜材) 基板 一、真空蒸发原理 真空蒸发的特点与成膜过程 优点: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纯度高、质量好;薄膜生长机理比较单纯。 缺点:不容易获得结晶结构的薄膜;薄膜附着力较小;工艺重复性差。 蒸发镀膜的三个基本过程: 1、加热蒸发过程(产生原子) 2、气相原子的输运过程(原子传输) 3、蒸发原子在基板表面的淀积过程(薄膜形成) 饱和蒸气压 热蒸发:蒸发材料在真空室中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其原子或分子就会从表面逸出,这种现象叫做热蒸发。 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真空腔内蒸发物质的气相与凝聚相(液相或固相)动态平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压强,称为该物质的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常温下,水和酒精等的饱和蒸气压比较大,蒸发很快;而菜油、金属等饱和蒸气压很小,基本上不蒸发。 蒸发温度:规定物质在饱和蒸气压为1.3 Pa(10-2 Torr)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蒸发温度。 一、真空蒸发原理 克拉伯龙-克劳修斯(Clapeylon-Clausius)方程: 为摩尔汽化热或蒸发热(J/mol); 和 分别为气相和固相(凝聚相)的摩尔体积; 为绝对温度(K)。 因为 ,低压气体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有 一、真空蒸发原理 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一、真空蒸发原理 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一、真空蒸发原理 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对于薄膜制作技术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蒸发材料和确定蒸发条件。 一、真空蒸发原理 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蒸发速率 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在气体压强为P时,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分子数量,即碰撞分子流量(入射频率或蒸发速率)J: 冷凝系数 实际的蒸发过程: 一、真空蒸发原理 一、真空蒸发原理 最大蒸发速率:蒸发速率 ,液体静压 质量蒸发速率: 蒸发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蒸发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 在蒸发温度以上进行蒸发时,蒸发源温度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蒸发速率发生很大的变化! 例如: 蒸发源1%的温度变化会引起铝薄膜蒸发速率有19%的变化! 一、真空蒸发原理 蒸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碰撞几率 蒸发分子平均自由程: 一、真空蒸发原理 大气压下 P = 105 Pa, P = 10-2 Pa, P = 10-3 Pa, P = 10-4 Pa, 碰撞几率: 未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