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蒸发镀膜法》.pdf
第二章真空蒸发镀膜法
第二章真空蒸发镀膜法
§2-1真空蒸发原理
§2-2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及膜厚分布
§2-3蒸发源的类型
§2-4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
§2-5膜厚和淀积速率的测量与监控
整理课件1
真空蒸发镀膜法〔简称真空蒸镀〕
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
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外表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
入射到固体〔称为衬底或基片〕外表,凝结形成固态
薄膜的方法。
由于真空蒸发法或真空蒸镀法主要物理过程是通
过加热蒸发材料而产生,所以又称为热蒸发法。
整理课件2
§2-1真空蒸发原理
§2-1真空蒸发原理
一、真空蒸发的特点与蒸发过程
图2-1真空蒸发镀膜原理
整理课件3
(1)真空室为蒸发过程提供必要的真空环境;
(2)蒸发源或蒸发加热器放置蒸发材料并对其加热;
(3)基板用于接收蒸发物质并在其外表形成固态蒸
发
薄膜;
(4)基板加热器及测温器等。
1.真空蒸发镀膜法的优缺点:
优点:是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制成的薄膜纯
度高、质量好,厚度可较准确控制;成膜速率快、
效率高,用掩膜可以获得清晰图形;薄膜的生长
机理比较单纯。
缺点:不容易获得结晶结构的薄膜,所形成薄膜在
基板上的附着力较小,工艺重复性不够好等。
整理课件4
2.真空蒸发镀膜的三种根本过程:
(1)热蒸发过程
是由凝聚相转变为气相〔固相或液相→气相〕的
相变过程。每种蒸发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有不相同的饱
和蒸气压;蒸发化合物时,其组分之间发生反响,其
中有些组分以气态或蒸气进入蒸发空间。
(2)气化原子或分子在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输运,即这
些粒子在环境气氛中的飞行过程。
飞行过程中与真空室内剩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的
次数,取决于蒸发原子的平均自由程及蒸发源到基片
之间的距离,常称源—基距。
(3)蒸发原子或分子在基片外表上的淀积过程,
即是蒸气凝聚、成核、核生长、形成连续薄膜。
整理课件5
由于基板温度远低于蒸发源温度,因此,沉积物
分子在基板外表将直接发生从气相到固相的相转变。
真空蒸发镀膜时保证真空条件的必要性:
上述过程都必须在空气非常稀薄的真空环境中进
行,否那么将发生以下情况:
1.蒸发物原子或分子将与大量空气分子碰撞,使膜层
受到严重污染,甚至形成氧化物;
2.蒸发源被加热氧化烧毁;
3.由于空气分子的碰撞阻挡,难以形成均匀连续的薄
膜。
整理课件6
二、饱和蒸气压和蒸汽压方程
1.饱和蒸汽压
一定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的蒸气与固体
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的压力称为该物质的饱和蒸气
压。
物质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一
定温度下,各种物质的饱和蒸气压不相同,且具有恒
定的数值。即一定的饱和蒸气压必定对应一定的物质
的温度。饱和蒸汽压表征了物质的蒸发能力。
已经规定物质在饱和蒸气压为10-2托时的温度,
称为该物质的蒸发温度。
2.蒸汽压方程
饱和蒸气压Pv与温度T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