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旧村改造项目-申请报告.doc

发布:2018-08-16约3.07万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1 页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 项目申报单位 1.1.1 单位名称:xxxx村民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 1.1.2 xx村概况 xx村隶属xxx区大郭镇,位于植物园路以北、空军第四飞行学院以东、西临于底、xxx市小马村以南,全村1049户,人口3763人,其中3359人属常住户口、其余404人为宅基地在本村,户籍在外人员。该村为响应市政府和城市建设“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号召,经村民委员会协商决定在自有土地建设住宅及底商,以提高百姓生活和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2 项目概况 1.2.1?项目建设背景 xxx市是xxx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区内已初步形成通畅、便捷的道路交通,健全配套的基础设施,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亮丽现代的建筑风格,色彩斑澜的夜色景观,浓厚繁华的商贸氛围,已显露出现代大都市的风采。 今年是全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关键一年,工作重点将由拆迁向拆建并重转变。今明两年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总体目标为: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河流水质全面达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37%以上,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主要功能基本完善,快速路和微循环形成体系,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万人拥有公交车14标台以上,实施或者启动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主路主街沿线城中村和危陋房改造完毕,旧小区配套完善到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率达到100%,居住条件明显改观;街道景观和谐有序,特色亮点异彩纷呈,城市魅力快速彰显;责权明晰、管理精细、运转高效的城管体制日益完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其中,2009年重点主攻主城区,谋划启动新城区,以崭新的面貌向建国60周年献礼。 本项目为xxx市xxx区xx村旧村改造工程,拟建场址在四航校西,植物园路北、规划路东。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在为我市旧城改造和三年大变样做出贡献的同时,又为xx村村民提供了优质住宅,沿街商业还将为村民增加可观的经济收益,项目建成后将使该区域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1.2.2 项目名称及 项目名称:xxx区xx村旧村改造(一期)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x市xxx区,拟建场址在四航校西,植物园路北、规划路东的区域内。项目规划用地面积9.2023公顷。项目建设符合城建规划,已经公示。 1.2.3 建设条件 1、气候条件 xxx市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4℃,最热月平均气温26.8℃,最冷月平均气温-2.3℃,全年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34.2mm,年平均湿度62%,全年平均风速1.6m 2、地形地貌条件 本项目场址呈规则形,地势平缓。 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xxx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冲积大平原,地跨山地与平原两大地貌单位,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降均为千分之一,海拔为67-68m,市区为滹沱河山前洪水冲积造成的倾斜平原,基底岩层以上有较厚的第四纪覆盖层,表层主要由亚粘土和轻亚粘土组成;地耐力一般为150-200kpa。根据人工地质剖面和钻孔及大地变形资料分析,xxx市及其附近基底稳定性较好,地质条件单一,无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4、抗震设防 依据中国地震局制定,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抗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0.10g设防。 5、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xxx市xxx区,在四航校西,植物园路北、规划路东的区域内。项目规划用地为两块规则矩形,为村民住宅用地,面积9.2公顷。项目建设符合城建规划。 6、施工条件 本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尤其是xxx市盛产水泥、碎石、石灰等建筑材料,且价格低廉,质量上乘。施工用水、用电可满足供应,交通运输便利,施工场地宽余,能够满足项目建设施工需要。 1.3工程建设方案 1.3.1 工程设计原则 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融入城市设计理念。小区建设既有自身的环境与景观特色,又能与城市总体环境共生,成为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