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粉葛矮化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发布:2025-04-02约3.8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粉葛矮化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由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和九江市农业科学院制定。按照技术规程的制定程序,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向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申请《粉葛矮化栽培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立项,由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和九江市农业科学院主要负责该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起草单位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九江市农业科学院。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王斌强

农艺师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组织编写

何绍浪

农艺师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标准制定

黄欠如

研究员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技术研发

朱卫丰

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

黄尚书

副研究员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标准制定

林小兵

农艺师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意见汇总

吴波

副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试验示范

成艳红

研究员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试验示范

宋惠洁

农艺师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试验示范

葛菲

教授

江西中医药大学

试验示范

武琳

副研究员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试验示范

孙永明

研究员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

意见汇总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粉葛具有药食两用的特性,经济价值极高,颇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粉葛产业呈现种植面积逐年大、产量逐年增加的趋势。江西是我国粉葛分布最为集中地区之一,适合粉葛种植的土地面积有90多万亩。当前,粉葛种植有拟境种植(爬地种植)、搭高架种植(搭架高度约2.5m)和立网拉架栽培等方式。爬地种植是依靠自然环境,“人种天养”粗放管理种植方式,种植成本虽低,但需种植两年以上才能采收,产量偏低、效益不明显;搭高架种植是采用搭架、引藤、控藤等精细管理的种植方式,即控制了粉葛的“徒长”,又保障了粉葛产量形成所需的生物量,因此,搭高架种植的年均粉葛产量远高于爬地种植,经济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但该种种植方式的材料投入(竹子等)和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搭高架后造成粉葛藤容易滑落以田间管理极不方便,阻碍了粉葛产业的规模化、高效化种植;立网拉架栽培与搭高架种植类似,不同之处是该种植方式采用拉网的方式稳定了粉葛藤的向上生长,不易滑落,但在收获期拉网及牵引绳难以清理。由此可见,粉葛的种植仍需要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以促粉葛种植的节本增效。

矮化种植是使植株显著比正常生长矮小的栽培技术措施,多用于果树、桑和观赏植物等的生产,可减少植物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更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以达到便于田管理、提高产量的目的。粉葛是否可以进行矮化种植?针对这一生产问题,起草单位对粉葛矮化植进行长达5年研究,我们在搭高架种植基础上进行矮化种植(搭架高度约0.8m~1.0m),结果发现,与搭高架种植相比,产量相当,成本投入少,亩节本增效400元左右。在此基础上,起草组进一步科学总结、梳理和提炼,制定了粉葛矮化种植技术规程。

本技术具有具有搭架效率高,田间管理简便、节本增效的优点,且技术易操作、适用性广、可复制。因此,该技术规程的立项审定发布可为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经国家标准信息(/gb)网站查询结果发现,目前有关葛根、粉葛栽培技术的标准共计11项,包括1项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其中江西省已有《“赣葛1号”粉葛立架拉网栽培技术规程》(DB36/T1657-2022)和《绿色食品葛生产技术规程》(DB36/T445-2018)2项标准,其中种植模式主要有爬地种植模式、搭架种植模式(竖直高架、立架拉网),搭架高度均在1.7m及以上,未见有关于粉葛矮化栽培的技术规程。拟制定标准未采用或参照国际国外标准。

因此,编制《粉葛矮化培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的意义重大,本标准的制定将对加快我省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主要起草过程

1.开展前期研究

在江西省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支持下,针对我省粉葛扦插育苗、整地起垄、适时移栽、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的矮化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集成,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2.成立标准编写小组

成立《粉葛矮化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编写小组),由王斌强农艺师为组长,何绍浪、黄欠如、朱卫丰、黄尚书、林小兵、吴波、成艳红、宋惠洁、葛菲、武琳、孙永明、钟义军、李坤、叶茵、张昆、余轩为组员,共同编制该技术规程。

对粉葛矮化栽培技术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制定标准研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对标准的起草及现场调研工作做出详细部署,在此基础上编写标准草稿。

起草小组成员先后多次与我省部分粉葛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及生产大户等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