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ppt课件 游褒禅山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作者简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 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 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作者简介 王安石还是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 金陵怀古》颇有名。 著作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整体感知 本文所写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 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辛,“尽意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二是由于古代文献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对于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 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 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写作特点 用事说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