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电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答案小抄.doc

发布:2016-11-22约1.43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 能自发的调节 (货币必要量) 2 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3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4、利息是 (借贷资本)的价格 。 5、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6、利率水平的变动只能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要调整总供求的结构和趋向,需要 (合理的利率结构)。 7、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货币形式)。 8、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时,让渡的权利是 (资本的使用权)。 9、货币在 (对外援助)时,执行国际财富转移手段职能。 10、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发行政府债券)。 11、国内没有金币流通,将本国货币依附于实行金本位制 国家的本位币,这种货币制度称之为(金汇兑本位制) 12、信用是 (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13、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基准利率) 14、 货币的产生是 (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15、货币在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6、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实际利率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17、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和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银行信用)。 18、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 19、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折价)。 20、西方国家中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美国)。 21、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 (行业风险)。 2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 (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23、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活期存款) 24、 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 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国际金融公司)。 25、中央银行是对一国的 (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 26、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称为 (存款货币) 27、 银行的性质是(特殊的企业) 。 28、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是(债券)。 29、目前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总分行制) 30、下列属于传统中间业务的是 (承兑业务)。 31、西方国家的储蓄银行是专门办理以 (私人储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专业银行 3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的是 (利率略低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 33 《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 8% ) 34、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通常被称作 ( 国库券 ) 35、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先驱是 (中世纪的货币经营业) 36、具有最典型的全能型商业银行的国家是 ( 德国 ) 37、 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 38、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证券转让市场)。 39、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信用中介) 40、银行同业拆借期限一般不超(l个月) 41、下列指标不属于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的是 (贴现率)。 42、 1845 年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英国丽如银行在广州设立的分行) 43、股票的流动性首先依赖于(转让市场的发达程度)。 44 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影响最主要. 45、(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46、 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的不同点是 (前者顺循环,后者逆循环) 47、下列项目中的 (借贷项目)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 48、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 (银行券)的权利话, 49、在我国,收人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同方向变动 ) 50、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户部银行) 51、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曾在(前联邦德国)实行过。 52、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 (反比例)变化 53、下列各项中,(传导机制)通常不包括在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中。(三要素:即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政策工具) 54、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品化和货币作用力 (成正比)。 55、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货币供应过多)。 56、 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57、“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58、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稳定物价)。 59、 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 但容易受到物价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 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60、经济货币化进程是 (非匀速的)。 61、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的状态 6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