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3章存储、总线、中断精选.ppt

发布:2016-12-05约5.69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优先次序的三种确定方式 1集中式串行链接方式:部件 0 部件 1 部件 N-1 总线控制器 总线可用 总线请求 总线忙 集中式串行链接 a电路特点: 并联总线请求,串联总线响应,并联总线状态。 b次序确定 完全由“总线可用”线所接部件的物理位置来决定,离总 线控制器越近的部件其优先级越高。 C)优点:算法简单,线数少,且不取决于部件的数量。部件增加容易,可扩充性好。逻辑简单,容易通过重复设置来提高其可靠性。 d缺点:对“总线可用”线敏感。优先级固定,不可被程序更改,灵活性差。遥远部件难以获得总线使用权。“总线可用”信号顺序、脉动地通过每一部件,限制了总 线分配的速度。受总线长度影响,增、减及移动部件也受限。 2集中式定时查询方式:部件 0 部件 1 总线控制器 总线请求 总线忙 部件 0 部件 1 部件 N-1 总线控制器 总线请求 总线忙 集中式定时查询 定时查询计数 …… a)总线分配过程: ①部件发送请求。 ②总线不忙时,总线控制器的查询计数器开始记数。 ③定时查询各部件。 ④部件接收计数值,并判断,若与部件号一致,则发总线忙,撤消请求,开始占用总线。 ⑤总线控制器收到总线忙,停止计数,停止查询。 ⑥传送结束撤消总线忙 b次序确定总线分配前计数器清“0”,从“0”开始查询,优先级排序类似串行链接。总线分配前不清“0”,从中止点继续查询,是循环优先级,部件使用总线机会均等。总线分配前将计数器设置初值,可以指定某个部件为最高优先级。总线分配前将部件号重新设置,可以为各部件指定任意希望的优先级。 c优点: ?优先级可由程序控制,灵活性强。 ?某一部件的失效不影响其它部件,可靠 性高。 d缺点: ?线数多,扩展性差,控制复杂。 ?速度取决于计数器信号的频率和部件数, 不是很高。 3集中式独立请求方式:部件 0 总线控制器 部件 0 部件 N-1 总线控制器 总线请求0 集中式独立请求 …… 总线准许0 总线请求N-1 总线准许N-1 总线已被分配 … a次序确定总线控制器根据某种算法来仲裁。 b优点: ?总线分配速度快。 ?可以灵活确定下一个使用总线的部件。 ?可以方便的隔离失效的部件发出的总线请求。 c缺点: ?控制线多,N个部件要2N+1根控制线。 ?总线控制器复杂。 1.包括内容:I/O设备、设备控制器及与I/O操作有关的软硬件等。 2.I/O系统的发展:1早期及目前低性能单用户计算机的I/O操作由程序员 直接安排。主要解决CPU、主存和I/O设备之间的速度差距。2现在改由用户向系统发出I/O请求,经OS来分配调度 设备并进行具体的I/O处理。主要解决面向OS,在OS与I/O系 统间进行合理的软、硬件功能分配。 3.I/O的三种方式 3.4 输入/输出系统 3.4.1 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1程序控制I/O a全软的 b程序查询状态驱动的 c中断驱动的 2直接存贮器访问DMA 3I/O处理机 a通道方式Channel   可看作是“处理机”,有自己的指令系统(通道指令)和程序(通道程序),通道与CPU并行工作。通道指令功能简单,使用面窄。通道不是独立处理机。b外围处理机方式PPU 独立性、通用性和功能较强。 1.目的 1防止用户自行输入而破坏其他用户程序或系统程 序及用户窃取系统不该让其读出的内容。 2)将CPU进一步从I/O事务中脱离出来,使之具有更 多的时间从事计算工作 2.通道处理机的作用 1)通道处理机将负担外围设备的大部分I/O工作 2)是一台同时能够被多台外围设备共享的小型DMA处理机 3.4.2 通道处理机的工作原理和流量设计 3.通道的工作原理 管态指令是中央处理机用来控制外部设备操作用的输入输出指 令。目态指令(访管指令)是用户态应用程序的指令。 广义指令是由访管指令和若干参数组成,它的操作码实质上是 对应于此广义指令的管理程序入口。在一般用户程序中,通过调用通道来完成一次I/O的过程主 要有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 1)通道程序编制期 2)通道开始选择设备期 3)通道数据传送期 4)通道数据传送结束期第3章 存储、中断、总线与I/O系统 3.1 存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并行主存系统 3.2 中断系统 3.3 总线设计 3.4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重点:非专用总线的总线控制方式;中断为什么要分 类和分级;中断处理次序的安排和实现;通道流量 的计算。 ?本章难点:如何按中断处理优先次序的要求,设置各中断 处理程序中中断级屏蔽位的状态,正确画出中断处 理过程的示意图;通道为各外设分时服务的时间关 系图。 3.1存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并行主存系统 3.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