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ppt

发布:2017-05-23约1.02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第一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意义p533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从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到历史地区及其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过程。 它包括能够表现城市个性与特征、体现城市丰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类型,城市空间、界面以及其中的社会生活;建筑及城市的人工和自然环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市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它同时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目的p534 目的是: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地区的特征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建筑保护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被保护的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和由于各种原因而需要保护的其它建筑物两大类。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方式p534 文物保护单位指国家确定的、在城市中不可移动的文物,以及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历代遗址、古代和近代杰出人物的纪念地、古木、古桥等构筑物。包括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物、具有各种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建筑艺术和城市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具有重大意义的近现代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和遗迹、尚未完全探明的地下历史遗存、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及特色植物等。 文物保护单位有四种保护方式 (1)保存,着重在防护、修补现存的有价值的历史遗存,使之安全稳定,如在外面加防护材料和加固构件,这是文物保护单位首选的模式。 (2)修复,为了真实展示某一特定时期的古迹的现状,去掉后代不当的添加部分,恢复完整的原貌。 (3)更新,为了继续使用或改变原有功能,在保护古迹历史特征的前提下,公认需要的添加和改动。 (4)重建,对已消失的建筑和建筑中无存的部分进行再创造。 对尚未完全探明的地下历史遗存的存在区域应采用冻结保存的保护方法,即在该区域内不再创造任何永久性建筑,以建造的建筑不再翻建或增建,以便给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发掘减小阻力和经济损失,也保证地下遗存不在受进一步的人为破坏。 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西依太行山,东抱白洋淀,与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势。因其处于入京咽喉之地,古曾北控三关,南通九省,故历为京畿重镇。保定现为地级市,辖25个县、市、区,面积2.2l万平方公里,总人口ll00万人,为全国第四人口大市。 保定市国保单位数量已达到了47处,居全省第一 保定市国保单位如下: 1 燕下都遗址 (易县) 2 易县万里长城紫荆关 (易县涞源) 3 易县老子道德经幢 (易县) 4 清西陵 (易县) 5 涞源阁院寺 (涞源) 6 定兴慈云阁 (定兴) 7 定兴义慈惠石柱 (定兴) 8 高碑店开善寺 (高碑店) 9 定州开元寺 (定州) 10定窑遗址 (曲阳) 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特点:门类齐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可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共七大类,即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 保定各类俱全。古建筑中按使用功能区分又有官衙、民居、寺观、古塔、长城、地道、园林、行宫、祠堂、桥梁、古城、考棚、古戏楼等;古遗址中有瓷窑遗址、古城址、古村落遗址等,种类繁多,内容广泛。 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特点:价值高 。有被誉为千古之醚的战国故城燕下都遗址,有金缕玉衣的故乡满城汉墓,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曲阳定窑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等,在全国闻名遐迩。其中也不乏全国之最,如直隶总督署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定州I开元寺塔是全国最高的古砖塔;涞水怡贤亲王墓是全国最大的王爷坟等,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研究和艺术欣赏价值。 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特点:分布广 遍布保定市区及所辖22县,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如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旦遭受破坏,历史信息丢失,即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因此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 清代省府第一衙——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位于保定市繁华的市中心地带,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苏州街在乾隆年间称买卖街,1860年被焚、1990年在原址上复建而成。这是一条专供清朝帝后妃嫔们逛市的商业街。苏州街全长300余米,一水两街,沿岸作市。 工作人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