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内存互斥量实现linux进程间通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8
共享内存+互斥量实现linux进程间通信
共享内存简介
共享内存是进程间通信中高效方便的方式之一。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更多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就如同 malloc() 函数向不同进程返回了指向同一个物理内存区域的指针,两个进程可以对一块共享内存进行读写。
共享内存并未提供进程同步机制,使用共享内存完成进程间通信时,需要借助互斥量或者信号量来完成进程的同步。这里说一下互斥量与信号量的区别。互斥量用于线程的互斥,信号量用于线程的同步,这是互斥量与信号量的本质区别,其次信号量实现互斥量的功能。
本文结合个人实际项目需求,采用互斥量实现进程间访问共享内存的互斥,即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个进程对共享内存进行写操作。
使用系统调用完成共享内存的申请、连接、分离和删除
共享内存函数由shmget、shmat、shmdt、shmctl四个函数组成。使用时需要包含#include sys/ipc.h、#include sys/shm.h、#include sys/types.h和。
1.共享内存的申请
使用shmget()完成共享内存的申请,函数原型如下:
int?shmget(key_t?key,?size_t?size,?int?shmflg);
key:共享内存的标识符,大于0的32位整数。若是父子关系的进程间通信,这个标识符用IPC_PRIVATE,若进程没有关系,可自行定义。
size:共享内存大小,单位Byte。
shmflg:共享内存的模式(mode),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无指定标示符的共享内存是否创建,由
0(只获取)或IPC_CREAT(未创建则新建)决定。第二部分:IPC_EXCL(若已创建,则报错)。第三部分:权限标识,由八进制表示,如0640,第一个0是八进制数标识,第一个6(4+2)表示拥有者的权限读和写,第二个4表示同组权限写,第3个0表示他人的权限。这三部分由算数或运算符|拼接组成shmflg,如IPC_CREAT|0640。
成功时返回共享内存的ID,失败时返回-1。
2.共享内存的连接
使用shmat()函数将已经申请好的共享连接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函数原型如下:
void?*shmat(int?shmid,?const?void?*shmaddr,?int?shmflg);?
shmid:共享内存标识符。
shmaddr:指定进程使用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直接指定为NULL让内核自己决定一个合适的地址位置。
shmflg:SHM_RDONLY为只读模式,其他为读写模式,通常设置为NULL。
成功时,这个函数返回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失败时返回-1。
3.共享内存的分离
使用sdmdt()函数将已连接的共享内存与进程分离,功能与shmat()相反,函数原型如下:int?shmdt(const?void?*shmaddr);??
shmaddr:连接的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成功时返回0。失败时返回-1。
4.共享内存的删除
shmctl() 控制对这块共享内存的使用,包括删除。函数原型如下:
int?shmctl(int?shmid,?int?command,?struct?shmid_ds?*buf);??
shmid:共享内存的ID。
command:是控制命令,IPC_STAT(获取共享内存的状态)、IPC_SET(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IPC_RMID(删除共享内存)。
buf:一个结构体指针。Command设置为IPC_STAT的时候,取得的状态放在这个结构体中。如果要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由这个结构体指定。
返回值:成功:0,失败:-1。
使用互斥量完成父子进程对共享内存的互斥访问
在共享内存中申明互斥量pthread_mutex_t mutex,需要包含pthread.h头文件。使用时的步骤
是:
第一步:初始化互斥量,使用pthread_mutex_init()函数,函数原型如下: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t attr);
使用方法pthread_mutex_init(mutex,NULL)。函数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非0。
第二步:对互斥量进程上锁,使用pthread_mutex_lock()函数,函数原型如下: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函数成功返回0,错误返回非0的错误代码。
第三步:pthread_mutex_unlock()对已经上锁的mutex进行解锁,pthread_mutex_lock()成对出现,函数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