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教学课件 6普地化石 第六章 地质年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地质年代 Geologic Time● 地质学家的任务之一:确定地质事件的发生时间、 岩石与地层的形成时间(上下顺序、新老关系) ●有二种定时方法:(1)按先后顺序-相对年龄,(2)按距今时间-绝对年龄. 两件最轰动全世界的科学新发现 第一件 云南澄江县发现举世闻名的“澄江动物群”(张文堂、侯先光,1985;舒德干等,1993),证实了早寒武世生命大爆炸的科学命题。 第二件 在辽宁北票上园乡四合屯的下白垩世义县组凝灰岩下部首次发现鸟的祖先“中华龙鸟”(季强,1996),是恐龙与原始祖鸟之间的过渡生物属种;继之又于2002年在锦州义县下白垩世九佛堂组中首次发现原始鸟类的新属新种“中华吉祥鸟” 及 “中华神州鸟”(初鸟类;季强, 2002a, 2002b). 这两项重大的科学成果确立了中国古生物学界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带动了全球古生物学界的迅猛发展。 ● 人类对龙和鸟的研究历史:恐龙类,1842年→兽脚龙类(恐龙) ,1881年→虚骨龙类(恐龙),1914年→手盗龙类(恐龙) ,1986年→始祖鸟,1870年→初鸟类,1986年→中华龙鸟,1996年→中华神州鸟,2002年→中华吉祥,2002年→孔子鸟● 地球形成于60亿年前,而原始地壳才形成在38亿年左右。 ●在地质作用下,地壳遭受破坏,完整的地壳变得支离破碎。 (Condie K.C., 1996,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The 4th edition), Pergamon Press. 第一节 相对年代的确定1. 基本概念 岩层:成层的岩石. 层序:岩层形成的先后关系. 地层: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岩层的总称.具时间概念. 古生物:文字记载前(12000年)就已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 古生物化石:岩层中已经被石化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猛 犸象于1710年在西伯利亚冻土中被发现. 生物演化规律:低等→高等;简单→复杂;不可逆!2.层序建立的三原则: ① 地层由下而上形成;②原始产状是水平的;③岩层形成后只经历过整体上下运动,岩层倾斜必须90.3.地层层序律(仅适用于沉积岩):下老上新4.生物层序律: ①生物简单而原始,反映所在地层较老;生物复杂而高级,反映所在地层较新.②同一地区,相同时期的地层化石类型和组合应相同,不同时期的则不同. 5. 标准化石:演化快、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明显, 能可靠的确定岩层的时代. 6. 活化石:从远古到现在一直存活的生物如银杏、珊瑚等7. 假化石:岩层表面铁、锰质风化痕迹,形状酷像动植物形体. 区别: 它只见于表面,无内部构造.8. 地层切割律: 被切割、穿插、包裹的老.(见图) 第二节 同位素年龄的测定1 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地质体形成的距今时间.2 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 具适宜的半衰期: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钍 Th、碘 I, 半衰期 6.7年, 太短, 不能用于测定; 碳 C14稍长,半衰期5692年,用于测考古材料; 锝Te136,半衰期1.4×1021,太长,可探索太阳系元素成因 ② 要有足够的含量;现代技术可将该元素从岩石中分离并 测定出来. ③ 子体同位素易于富集并能保存下来.3 常用地质测年方法: K-Ar,Rb-Sr,U-Pb,Sm-Nd,39Ar/40Ar4 存在问题:测量误差问题、子体同位素的丢失问题.5 发展趋势:古地磁测年、裂变径迹测年 fission track、 热释光测年(目前只能测100万年以内). 第三节 地质年代表 Geology Time Scale1 地质年代表是地质历史的系统编年: 五代十三纪 新生代 Cz: E,N,Q (古-始-渐,中-上,更-全) 中生代 Mz: T、J、K 古生代 Pz: ∈,O、S;D、C、P 元古代 Pt-Z: Proterozoic-Sinian 太古代 Ar:(Pre∈,PreZ)2 地质年代单位(国际通用):宙-代-纪-世(阶)(时间概念) 宇-界-系-统 (地层概念)3 岩石地层单位(地方性地层单位):期 (时间概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