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2018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docx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2018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对怀疑丙种球蛋白缺陷症的患者应做的检查是()。
A.T细胞亚群测定(江南博哥)
B.E花环试验
C.免疫球蛋白检测
D.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结合菌素皮试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主要是指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偏低为主要特征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对怀疑患病的患者应做免疫球蛋白检测。A项,T细胞亚群测定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B项,E花环试验是一种体外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常用于T淋巴细胞计数。D项,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经典试验。E项,结合菌素皮试是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
(2.)显微镜观察前列腺液涂片,见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的物质是()。
A.前列腺颗粒细胞
B.淀粉样小体
C.卵磷脂小体
D.结石
E.白细胞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①前列腺颗粒细胞:胞体较大,多为白细胞的3~5倍,正常不超过1/HP,老年人增多。②淀粉样小体:体积较大,圆形或卵圆形,约为白细胞的10倍,呈微黄色或褐色的同心圆线纹层状结构。③卵磷脂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
(3.)鉴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是()。
A.红细胞三个平均数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骨髓涂片检查
D.血清叶酸测定
E.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象表现为增生明显活跃,主要是不成熟粒细胞增多,并有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骨髓象表现为三系细胞巨幼样变,早、中和晚巨幼红细胞大于10%,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幼样变。一般通过骨髓活检及染色体检查对两者进行鉴别。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A.烧伤
B.白血病
C.病理产科
D.免疫性疾病
E.感染性疾病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DIC常发生于严重感染(败血症、重症肝炎)、严重创伤(挤压伤、体外循环)、广泛性手术(扩大根治术、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广泛转移、AML-M3)、产科意外(羊水栓塞、胎盘早剥)以及其他疾病等。最多见的病因是感染性疾病。
(5.)精液收集后送检时间的要求是()。
A.60分钟内
B.90分钟内
C.120分钟内
D.150分钟内
E.180分钟内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精液采集前应禁欲3~5d,采集后应立即保温送检(<1h),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影响精子活动。
(6.)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最重要的是()。
A.发病年龄
B.淋巴结首发部位
C.并发白血病
D.R-S细胞
E.白蛋白降低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R-S细胞仅见于霍奇金病。
(7.)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首选的检查是()。
A.血小板计数
B.血涂片
C.骨髓涂片检查
D.NAP积分
E.染色体检查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骨髓涂片检查对各种类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海蓝色组织细胞增生症、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诊断价值,也常通过复查骨髓象来评价疗效或判断预后。
(8.)患者男,18岁。咳嗽、咳痰1个月,痰中带血,低热,胸片有可疑阴影,患者消瘦并感疲乏无力。
痰标本中重点检查的微生物是()。
A.百日咳鲍特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霍乱弧菌
E.放线菌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咯血、X线胸片有哑铃状阴影。由题干可知患者是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9.)患者男,18岁。咳嗽、咳痰1个月,痰中带血,低热,胸片有可疑阴影,患者消瘦并感疲乏无力。
痰标本集菌涂片后,应选用的染色方法是()。
A.荧光染色法
B.墨汁染色法
C.革兰染色法
D.抗酸染色法
E.镀银染色法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抗酸染色也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抗酸性细菌和非抗酸性细菌。因为临床上绝大多数病原菌为非抗酸性细菌,所以抗酸染色不作为临床上常规的细菌检查项目只针对性用于结核病、麻风病等的细菌检查。疑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标本,经抗酸染色后以油镜检查,即可作出初步鉴定。
(10.)免疫透射比浊法,光线的吸光度()。
A.与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