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2019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汇编.docx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2019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汇编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抗酸染色具弱抗酸性(部分抗酸性)的病原体为()。
A.诺卡菌
B(江南博哥).结核分枝杆菌
C.支原体
D.大肠埃希菌
E.粪肠球菌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诺卡菌具有一定的抗酸性,抗酸染色可表现为弱阳性,需与结核分枝杆菌鉴别,延长染色时间,诺卡菌可失去抗酸性。
(2.)革兰染色不易着色,常采用姬姆萨染色的病原体为()。
A.诺卡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支原体
D.大肠埃希菌
E.粪肠球菌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支原体缺少细胞壁,只有细胞膜,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淡紫色。
(3.)患儿男,12岁。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血常规检查示:WBC80×109/L,RBC5.0×1012/L,HA140g/L,PLT200×109/L;血涂片检查示中、晚幼粒细胞占10%,原粒及早幼粒细胞占1%,粒细胞胞质中可见毒性颗粒及空泡,NAP积分250分;骨髓象示粒系增生,核左移,有毒性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怀疑为急性白血病,需进行化疗
B.可能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D.Ph染色体检查可能为(+)
E.本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会死亡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需要鉴别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其中一个重要鉴别点是NAP积分,NAP积分升高提示类白血病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大,结合“急性化脓性脊髓炎”炎症引起,血涂片原粒、早、中、晚幼粒细胞占比较小,说明白细胞以成熟为主,可以判断为类白血病反应。
(4.)不属于尿蛋白定量检查的方法是()。
A.加热醋酸法
B.比色法
C.电泳法
D.染料结合法
E.比浊法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尿蛋白定量检测的方法有沉淀法、比色法、尿蛋白电泳法、染料结合法、比浊法等。A项,加热醋酸法属于尿蛋白定性检测方法。
(5.)下列哪种情况蛋白不降低?()
A.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强
B.白蛋白合成减低
C.严重脱水
D.营养不良
E.消耗性疾病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蛋白降低原因主要有血液稀释,蛋白摄入不足、消耗增加,合成减低、分解增强,蛋白丢失过多等。C项,严重脱水时,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
(6.)甘油三脂与冠心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
B.高甘油三酯血症常伴HDL-C水平升高
C.血浆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D.甘油三酯以VLDL循环于血中,VLDL如转变为小而密LDL,则致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增加
E.甘油三酯增高反映了CM和/或VLDL水平增高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水平升高,如CM、VLDL,HDL-C含量不会随甘油三酯的升高而升高。
(7.)患者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纠正,常提示()。
A.口服抗凝药所致
B.内源性途径有缺陷
C.外源性途径有缺陷
D.DIC早期
E.循环抗凝物含量增高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的试验。B项,内源性凝血途径本身异常导致的APTT延长可被富含凝血因子的正常新鲜血浆纠正。AE项,APTT延长但不能被正常新鲜血浆纠正。C项APTT正常。D项,DIC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APTT缩短。
(8.)下列哪种疾病状态下血清尿酸升高不常见?()
A.代谢综合征
B.缺铁性贫血
C.痛风
D.白血病
E.多发性骨髓瘤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血清尿酸升高常见于痛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的核酸代谢亢进以及肾损伤引起的尿酸排泄障碍等疾病。B项,缺铁性贫血时尿酸不升高,严重贫血时会出现血清尿酸降低。
(9.)患者男,58岁。肝硬化失代偿期,X光显示胸腔有积液。进行胸腔穿刺术,实验室检查胸水为漏出液,以下不符合的是()。
A.葡萄糖5.78mmol/L
B.李凡他试验阴性
C.有核细胞700个/μl
D.乳酸脱氢酶97U/L
E.比重1.010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漏出液的有核细胞数一般<100个/μl。
(10.)患者女,42岁,近一年来消瘦、多汗,查体,甲状腺轻度肿大,心率100次/分,脾大平肚脐,无压痛,白细胞50×109/L,骨髓Ph染色体(+)。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类白血病反应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肝硬化
E.甲亢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肿瘤,表现为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题干中白细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