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章 VFP数据库基础课件.ppt

发布:2017-08-06约1.51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第1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1、数据(Data):;2、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DP):;(1)人工管理阶段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处理,没有专门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与程序结合在一起。 特点: 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数据不能长期保存 数据不能共享,存在大量冗余;(2)文件管理阶段 把有关的数据组织成一种文件,这种数据文件可以脱离程序而独立存,由一个专门的文件系统实施统一管理。 特点: 程序与数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 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重复利用 数据不能共享,冗余度高,且易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3)数据库系统阶段 对所有的数据实行统一存储、管理,形成一个数据“仓库”。 特点: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对数据结构化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有统一的数据管理与控制功能;3、数据库(Database,DB):;5、数据库应用系统(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DAS): 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组成图;7、数据库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S):;数据、;客观事物;在概念模型中,为了准确表达各种客观事物,经常用实体表示客观事物,用实体之间的联系表示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实体是概念模型的核心,所以概念模型又称为实体联系(E-R)模型。;实体及其联系;实体及其联系;;实体及其联系;客观事物;(1)层次模型 用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树的节(结)点是实体,树的枝是联系,从上到下为一对多的联系。 ;(2)网状模型 用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的模型。在网型结构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实体,节点间可以有多种联系。网状模型代表了多对多的联系类型。 ;(3)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格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把数据看成二维表中的元素,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二维表,即关系。一张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不同,也把数据库管理系统分为??种:;第1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1.2.1 关系模型;;;;;2、 关系的特点;;并:两个关系所有不重复元组组成的集合。;;差:R1、R2两个关系的差是属于R1但不属于R2的元组的集合;;;;;第1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 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 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1.3.2 关系数据库设计过程;第1章 VFP数据库基础知识;1.4.1 VFP的发展历程;;;(1)在开始菜单的程序组中启动VFP6.0 (2)用快捷方式启动VFP6.0 (3)安装文件夹中找到“VFP6.EXE”文件启动;;;;;;VFP6.0的工作方式; 【注意】: 修改配置选项后点击“设置为默认值”按钮才能使配置选项永久有效,否则该配置只在当前有效,下次再启动时仍返回以前的设置状态。;扩展名;1.4.7 VFP6.0的项目管理器;“文件”/“新建”命令,选文件类型为“项目” 单击“新建文件”按钮;2、打开和关闭项目;3、项目管理器的各类文件选项卡;创建一个选定类型的文件;;1.4.8 向导;每个向导由一系列对话框组成,对话框向用户提示每一步操作,引导用户选择所需要的选项,回答系统提出的询问,一步步地完成某项任务。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