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2012年题组
1.表2是依龚关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表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B
2.(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22)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根据时间信息“1992年”联系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可知南方谈话突破了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的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进而出现“下海经商”潮流,,故A项正确;B、C、(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是1992年以后。
【答案】A
3.2012·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9)19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011年题组
1.(2011·福建文综·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图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4年中国进出口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可以判断这个年代是1984年。B项是1984年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1980年,排除A。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1992年,排除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排除D。
【答案】B
2.(2011·浙江文综·20))
图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改革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体制创新;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
【答案】A
5.(2011·江苏单科·11)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解析】从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土地的用途、所有权以及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A
6.(2011·山东文综·13)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解析】抓住关键词“198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得十四大。排除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是在1984年展开,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2011·上海单科·28)“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图5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答案】B
2.(2010·四川文综·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②选项,前半部分正确,属于其积极意义,但是后半部分与当时阶段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