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性能透水绿建材评价基准.ppt

发布:2017-09-11约5.73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6-2再生綠建材評估範圍 再生綠建材之重點雖在使用再生材料,但是仍有兩項基本要求,其一是必須確保建材之基本材料性能條件,其二是不得因再生材料之使用而造成二次污染及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也就是說,再生綠建材應在兼顧健康、生態、性能等之基本要求下,以保持建材基本功能為前提,提高使用回收料之比例。再生綠建材產品除符合其產品類別規定之回收材料外,應避免回收材料生產製程中過度添加其他物質如水、膠結劑等。 * * * 第七章 參考文獻 綠建材標章 .tw/gbm/HTML/website/about.asp * Thank you everybody! * * * 綠色建材 組員: 9911016 徐賢棨 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 班級: 營建一B 指導老師: 金文森 老師 * 目錄 第一章 何謂綠建材 第二章 綠建材之特性 第三章 綠建材標章制度推廣 第四章 綠建材通則管制意義與目的 第五章 高性能綠建材 第六章 再生綠建材 第七章 參考文獻 * * 第一章 何謂綠建 第一屆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於1988年提出綠色建材的概念,其中綠色乃指其對永續環境發展的貢獻程度。而到了1992年國際學術界才為綠建材下定義:「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稱為『綠建材』」。 * 我國地狹人稠,大多數室內空間均有使用人口密度過高的困擾,與裝修建材的使用有過量的情形,造成許多材料的浪費與產生新的室內污染源。為有效控制室內污染源、延長建築物的生命週期與材料的再利用,進而研擬適用於國內本土化之綠建材評估要項與標準,並提出具體可行之管制措施以保護國民健康及環境資源。 * 第二章 綠建材之特性 廿一世紀為綠建材的時代,綜合各國之綠產品標章或建材標章可了解目前國際間對於綠建材的概念可歸納為表1。 有關能源、健康、環境等重要議題皆與建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唯因觀念、地域以及技術等差異而有不同的名稱與評估項目,然其最終目標皆為建立健康與舒適的環境,追求人類生計與萬物生活均衡共存,最終達成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 * 特性 Reuse──再使用 Recycle──再循環 Reduce──減量 Low emission materials──低污染 生態材料 減少化學合成材之生態負荷與能源消耗。 回收再用 減少材料生產耗能與資源消耗。 健康安全 使用天然材料與低揮發性有機物質的建材,可減免化學合成材所帶給人體的危害。 材料性能 材料基本性能及特殊性能評估與管制,可確保建材使用階段時之品質。 評估項目 性能確保 環保確保性 健康性確保 表1 有關綠建材之概念綜整 * 第三章 綠建材標章制度推廣 3-1緒言 京都議定書已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針對全球工業化國家之原料開發、生產製造及能源消耗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提出抑制方法,以管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期許2008-2012年間之排放量應較1990年再減少5.2%。台灣依循此重大國際規範,落實在國內產業界,擬定出三個因應方針: * 零排放: 合理之製程計劃與構造型式,再生能源的使用,材料回 收再生、再利用。 低耗能: 高效能機器與器具的使用,減少建材製造時之耗能。 健康確保: 污水垃圾減量,營建廢棄物減量,建材的使用。 * 而建築產業不僅取材自地球資源、影響地球環境甚鉅,並且直接影響生活於建築物中使用者,因此藉由推展永續建築,推廣綠建築推動方案,尋求建築與外在環境的共生共榮,並且以推行綠建材使用回應環境負荷及人類健康,達到「人本健康、地球永續」之綠建材標章精神,並依此精神建立綠建材標章制度的評估機制:生態、健康、高性能與再生四個範疇,期以本土化氣候條件、風俗民情,為國內之建材產業診斷,為國人之生活環境把關,提昇建材性能,未來能與國際建材標章評估體系接軌,建立相互評估機制,提升國家形象與產業之國際競爭力。 * 綜觀全球化市場經濟制度下,環亞熱帶區域國家大量接受溫帶國家之產品與技術建議,此結果往往造成環亞熱帶區域不正確之產品使用與建築營造觀念,甚至嚴重影響該區域之生態環境與居住生活環境。此種惡性循環結果,在面臨廿一世紀的挑戰前提下,實為環亞熱帶區域必須正視之課題,而此亦為台灣營建產業提昇的重要目標。 * 由於台灣擁有得天獨厚之地理與氣候環境優勢,若能針對此環亞熱帶區域,發展因地制宜之建築環境應用科技,實可貢獻一己之成果,促進此區域之永續建築與環境發展,達成國際分工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永續發展之推展角色。 * 3-2國外綠建材推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