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出血性疾病病人护理.ppt

发布:2018-12-20约4.31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治疗要点。 熟悉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熟练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养。 学习目标 ITP 过敏性紫癜 血友病 思考题 概述 (一)概念 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 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 (二)分类 1.血管壁异常:如过敏性紫癜等。 2.血小板异常:如特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DIC等。 3.凝血异常:如血友病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ITP 过敏性紫癜 血友病 思考题 概述 发病机制:免疫介导 临床特征: 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 血小板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 自身抗 发病情况:5~10/10万,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男女之比为1:4。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感染 占80%,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 2.免疫因素 3.脾破坏 4.雌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评估 (二)临床表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长期月经过多,可致贫血 贫血、血压下降、休克 其他 轻而局限的皮肤黏膜出血,但易反复发生,内脏出血少 较重,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主要死因。 出血特点 缓慢,一般无前驱症状 起急骤,病前常呼吸道感染史 起病方式 中青年女性 儿童 好发年龄 慢性 急性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评估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小板计数 急性型常低于20×10/L,慢性型常为50×10/L左右。 2.骨髓象 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低于 30%。 3.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增高,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评估 (四)心理-社会状况 精神紧张、焦虑、恐惧、自卑 (五)治疗要点 目的:减少血小板的破坏,防止出血。 方法:首选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输注血小板悬液,静注大剂量甲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置换血浆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诊断 1.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ITP的有关知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措施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 1.休息与活动:轻者:可适当活动,但要防止外伤 重者:卧床休息。 2.心理疏导:加强沟通,消除紧张、焦虑情绪,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措施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 3.遵医嘱用药 (1)糖皮质激素:首选 开始剂量:泼尼松1 mg/(kg·d),口服,重者用等效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松龙静脉滴注。 减量:应缓慢,每3~5天减掉2.5~5 mg。 维持:以5~10 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 停药:停药前每2~3周内以2.5mg的速度递减,直至停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措施 (一)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出血 3.遵医嘱用药 (2)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1 mg,每周一次,静注或静滴,4~6周为一疗程。 4.病情观察 出血 药物疗效、不良反应 查血压、血糖、血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护理措施 (二)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指导 疾病相关知识 避免剧烈或易致损伤的活动,防止外伤。 2.用药指导 药物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功能的药物 3.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出血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思考题 概述 概念:血管变态性疾病 临床特点:皮肤紫癜,可伴有腹痛、便血、关节痛、血尿,多为自限性。 发病情况:青少年,男多于女,春、秋季多发。 过敏性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