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农村教育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2012.7.10-----2012.7.19
【调查对象】:袁店乡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教育现状,我在通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
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二)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人群的绝大多数在农村。
第二,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
。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1.教师分不合理
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另一种现象是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
.教师素质
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在我们对初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中,有认为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教育活动
3.农村教师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区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资源分配不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为改变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要把教育经费资源。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村教育投资监督。,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
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
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
正在加载照片,请稍候…
显示全部